民间年画中的漫画意味

2016-05-04 22:07章宁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意味年画老鼠

章宁

年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年画,纵观年画的发展史,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让人惊叹。到了现今,年画已然衰落,被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而翻阅年画时不难发现,其中部分年画有很多地方与漫画非常相似,带有漫画的意味。通过比较,能够找到两者之间的一些相似与关联。

New Year paintings is a traditional and popular folkart in China. Ordinary people love to see and hear theforms of art. New Year pictures has been producted inmany parts of China. Throuthout the history of NewYear pictures,we will marvel at its rich contents andvarious forms. Today,New Year pictures has decline andjoin into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However,it is not diffcult to find that these pictureshave similarities with cartoons in many places and evenhave a comic mean. By comparison,we can find somesimilarit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年画是一种风俗绘画,其功用随着“年”而来,描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随着年画的不断发展,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年末张贴的吉祥画,更是包含了沉甸甸的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价值。年画最初的主要内容就是:祥瑞丰收、富贵吉祥、多子多福等等。年画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崇拜,除了迎新纳福还包含了对神灵的敬仰,还带有驱邪避祸、祈求安宁的意愿。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画出现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戏文故事、历史传说、世俗生活、娃娃美人等,再到后来出现了反讽时事的年画题材,内容不断丰富。其中清朝时期的民间年画题材非常具有漫画意味,具体表现有四方面:幽默讽刺意味、艺术娱乐功能、传播教育功能以及造型特征。

1、年画与漫画的幽默讽刺意味

1.1幽默意味

众所周知,漫画是一种以讽刺、幽默见长的评议性画种。其中,幽默是漫画的一大看点。方成说过:“以滑稽方式发言,有言外之意,有内在含蓄,才能引人思索。内涵越深,余味越浓,这就不是普通逗人一笑的小滑稽可比了。幽默之所以有美感,就在回味上。”而年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画种,在现代大众的印象里,年画就是迎新纳福时贴在门上的装饰辟邪之物,或是印刷在挂历和墙上的喜庆年画娃娃,其实不然,年画不仅仅局限于此。大量资料显示,年画具有漫画般的幽默意味。

纵观年画发展的两千年间,从秦汉之际的神书郁垒形象,到唐宋之时,内容变得丰富,年画的花样人物渐渐增多,到了宋代吉祥寓意的神码已经满足不了庆贺的需要,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描绘美好事物的绘画,年画在清代达到鼎盛,题材越来越多,从这个时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漫画的、幽默的,发人深省的年画作品。

清朝潍县一幅作品《猴抢草帽》一个卖草帽的老汉推着独轮车行走于山间,一群调皮猴子见到后效仿老汉的样子,就哄抢着把独轮车里的草帽一抢而空。左上题字:来在山道,猴夺草帽,无法可治,一场好闹。

1.2讽刺意味

木版年画所涉及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建筑、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和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年画的功用从最初的自然崇拜、祖先祭祀等,逐渐衍生出教化、传播、装饰的用途。与年画不同的是,漫画不受表现手法的限制,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不过,漫画与年画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两者都具有讽刺功用。如清朝潍县年画《吹牛跨骨》,画面上写着七个大字:我看你吹牛胯骨。此图画着一个富人,手托水烟袋,穿着清式长袍坎肩站立在右方,左边有个穿着短小褂的男子,手举一竹管子用嘴对着牛跨骨大口吹气。符合俗语“自逞其能曰吹牛”。这幅年画讽刺自我吹嘘的人。

再如绵竹年画《老鼠嫁女》,老鼠欲将女儿嫁一有权势者,想到太阳最高,便找到太阳,但太阳说:不行,我怕云。云又说:我怕风。老鼠又找风,风说:我怕墙。老鼠又找墙,墙说:我怕老鼠打洞。老鼠想了想,便说:我们都怕猫,去找猫吧。于是找到猫说:你做我们的女婿吧。猫很高兴,同意了,择正月二十五日夜里娶亲。老鼠们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抬着大花轿去送亲,还没等新娘下轿子就被猫吞了个干干净净。

关于《老鼠嫁女》的年画还有好几种版本:四川绵竹的《老鼠娶亲之门当户对》、《麻雀嫁女》,还有桃花坞年画《老鼠嫁女图》,场面宏大,刻工和设色极具技巧。民间年画产地,如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福建漳州等年画作坊,都有这一题材的印制。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民国时期的绵竹年画《三猴烫猪》,“烫”字在四川方言里的意思是“骗”的意思。内容是:三只猴子都带着瓜皮小帽,与一只戴礼帽穿着洋气的大黑猪在玩纸牌赌钱,桌面上有金元宝,身边还有女子端茶倒水,好不快活。三只猴子合谋作弊,用脚夹牌互相换牌,却仍然输给了大黑猪,年画中的大黑猪。指的是财大气粗的官僚地主,此图有劝戒赌博和讽刺剥削阶级欺人如猪之含义。

除此之外,年画讽刺意味的作品还有很多:《春官偷酒壶》、《六童闹弥勒》、《怕老婆》等,在清末民初,民间年画达到顶峰,这类讽刺性作品层出不穷。而且中国漫画在20世纪初期也开始逐渐壮大,两者在讽刺形式、讽刺对象和角度上也比较相似。

众所周知,漫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幽默与讽刺,这也是其艺术功能,而年画在拥有构思缜密的线条、合理的布局、精心绘制的颜色之外,也包含了这种幽默、讽刺并包含了评议性的艺术特点。综上所述,年画与漫画都具备幽默讽刺、惊醒世人的功能。

2、年画与漫画的艺术娱乐功能

艺术娱乐功能是指观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活动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满足。在中国古代,文人作画讲究“意想”,他们情寄山水,以笔墨为乐,抒发心绪。而漫画者往往是有心人,他们身在尘世,一草一木,一牵一挂都在红尘,深入生活,观察事物,才会有趣味盎然的画面跃于纸上。他们的题材除了带有评议和嘲讽的时事漫画以外,还有生活琐事、童趣故事,逐渐变成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趣事一件。年画也是如此,到了后期逐渐出现戏文故事、小说笑话等娱乐性内容,有许多戏文故事改编的情景经常会出现在画面中,比如:《西游记》、《西厢记》、《双旗门》、《萧方杀船》等,成为老百姓酒足饭饱后的谈资。

年画与漫画一样来自民间,本来就是老百姓为了丰富自身的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年画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喜气洋洋的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的渴望。除此之外,还有漫画式的娱乐大众的特点,可以让观看者充满愉悦。

3、年画与漫画的传播与教育功能

漫画与年画都具有明确的传播教育功能,他们通过鲜明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绘画传达方式,使欣赏者在观看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的提醒与思想情感的净化。年画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对后辈进行教育,清代年画《二十四孝图》就是很好的例子,《二十四孝图》宣扬旧时尽孝人物的典型事迹,宣传他们的孝行,望后世学习。年画的传播是贴在家家户户门上墙上,而漫画则是依靠报纸和画刊来进行传播,虽然载体不同,但是我们能看出,民间年画有着与漫画相似的教育功能。

4、年画与漫画的造型特征

民间年画具有很长的历史,虽然年画一词从光绪年间才正式产生,但在此之前,年画却一直存在着。翻阅年画之时,能够发现许多年画都漫画味十足:一、为了突出表现力,年画中的人物大多造型、姿态夸张,色彩饱满,充满张力和灵性。二、以四大年画世家(杨柳青年画、绵竹年画、桃花坞年画、杨家埠年画)为主要对象来看,许多年画中关于动物人物的作品,绘画内容大多都是凸显画面主体,除了部分神像的作品会有一些文字符号和装饰物以外,其它的背景大多以白色、淡黄色、浅棕色为主。画面主体色彩明亮饱满,背景环境较少或是不添加,较为朴素。年画这种夸张的造型姿态和突出主题的绘画方式也是漫画绘画的重要特征。

为了突出年画主题,绘画时会凸显人物的色彩,造型会更加精细,更加夸张,删减掉不必要的画面,这一点与漫画的绘画手法是一致的。

5、总结

年画与漫画两者之间虽然画种不同,却有着相似点。漫画的属性有很多:抒情的、讽刺的、夸张的、幽默的等等,用这种属性来反观年画,我们能看到许多具有此特点的年画作品。以上对年画与漫画的幽默讽刺意味、艺术娱乐功能、传播教育功能、造型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索民间年画的漫画意味,同时也希望这种漫画意味能够为年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一些启示与途径。

猜你喜欢
意味年画老鼠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抓老鼠
笨猫种老鼠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名人读《意林》
老鼠分油
牛年画牛等
辨言语,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