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魔术师(上)

2016-05-06 17:27李弗不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魔杖俚语叠词

李弗不

一篇作文好不好,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语言,第一感觉就是语言好不好。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思想要靠语言来表现。要使人信服,语言常常比黄金更有效。可见,语言对于作文是何其重要!

那么,如何使中考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方法有:

一、动词叠词叮当响

相对而言,动词、形容词,以及拟声词、叠词……是比较有表现力的,多使用这些词语,可以给作文的语言增色。如《美丽的绽放》:

镜头三

市大礼堂内,万头攒动,气氛热烈。

“向‘感动仙桃的优秀学生文涛颁奖!”霎时掌声雷鸣,鲜花簇拥,市长亲手将一枚金质奖章佩戴在我的胸前。

此前,我的光辉事迹就已被各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武汉至广州的动车上,广东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不慎将一放有数万重金和各种证件的手提包遗失于车厢内,某中学学生文涛拾得后立即报警,使得物归原主。”

其实,我当时的灵魂深处也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最终让天使驱除了恶魔,才有此义举。

那时刚入初二,懵懵懂懂少年,却挑战了自我,彰显了诚实。

记得泰戈尔有句名言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展望未来的人生,可能不会轰轰烈烈,但也曾有过如此美丽的绽放。

全文是一篇构思精巧、富于创意的佳作。语言明快、流畅。作者撷取人生途中三个有代表性的镜头,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缺点,最终绽放出美丽品质。文中三个主要镜头,既按时间顺序排列,又以“成长”一线贯穿。镜头一:发现了自我,领略了诚实;镜头二:坚守了自我,拥有了诚实;镜头三:挑战了自我,彰显了诚实。结构逐层深入,井然有序,而且行文多变,富于立体感,尤其是语言很有特色。作者非常善于使用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等。如动词“攒动”“雷鸣”“佩戴”“炒”“驱除”“挑战”“彰显”“绽放”……形容词“热烈”“光辉”“激烈”……叠词“懵懵懂懂”“沸沸扬扬”“轰轰烈烈”……这些词语,不仅读来叮叮当当,韵味无穷,而且使语言极富张力。

二、俚语俗语见特色

语言可以华丽、雅致,也可以通俗、朴实,两种语言风格,两种味道。看多了华词丽句,突然看到俚语俗语歇后语作文,还会眼前一亮。如《给自己一个改过的机会》:

“出啥别出错,犯啥别犯浑。”

——题记

我曾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问题就出在升入八年级之后……真的就应了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抵御得了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但最终还是在它们面前一败涂地,成为“网瘾少年”……

两个月的“隔离训练”让我终生难忘。当我在爸爸的“押送”下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重新出现在校园……班上的几大学习高手也都明确表态,“学习有困难只管问,无论在什么时间”……

本以为自己已经成了人见人躲的瘟神,已经成了恐怖可怕的“禽流感病毒”,没想到如今面对的竟是这样一个局面。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小子,浪子回头金不换……”

全文选材新颖,内容脱俗。叙写的是自己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选择这样的内容来写,既需要胆量,更需要能力,在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或不写等问题上,作者做出了合理的取舍和周密的安排,既使选材更新颖,也使内容更不俗。文中既表达了对以往成绩的欣喜、自豪之情,更表达了对眼下窘境的无奈、痛苦之情,尤其是结尾的表态,其情之真、其意之切,更是溢于言表,文中所有情感都是真实而自然的,都是朴实无华、感人至深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口语入文,大量地使用了俚语俗语,如“出啥别出错,犯啥别犯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隔离训练”“破罐子破摔”“浪子回头金不换”……既独具个性,又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引用化用厚底蕴

名言警句是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华语句,是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语句,写文章的人没有不用这些精华之句的。引用、化用,用与不用名言警句的作文会大不一样。如《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制胜的魔杖》:

屠格涅夫曾说过:“要找出自己价值在哪是别人的事。我们只需做好自己。”是啊!别人可以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蓝图,我也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韵雅致。甘地的那句话“我是恒河岸边长得最好的麦子”鼓励了多少有志青年为着人类事业而不息奋斗。或许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场上再也不会诞生像他那样的足球天才,或许拥有了柏拉图的雅典学院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哲学大家,但在那儿依然有人为青春挥洒汗水,为捍卫真理思考不止。

一切都如《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哈利被问及“你怎样打败了伏地魔”时说的,“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制胜的魔杖”。

在这短短的两段文字里,作者引用、化用了众多名人名言,有屠格涅夫、李白、林逋、甘地、哈利波特……等众多名人名言。这些引用、化用,使得作文语言富丽丰赡,情感饱满,理趣怡然。就连文章的标题也是引用哈利波特的话“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制胜的魔杖”。平时多记一些名言警句,作文时恰当地引用、化用,是百分之百地可以为我们的作文语言增色的。同时,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魔杖俚语叠词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
神奇的魔杖
让叠词走进句子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