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求新

2016-05-06 17:27潘军芳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示例故乡回家

潘军芳

【中考示例】

文题示例: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1.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作文示例一:

回 家

广东深圳一考生

“母亲,我想回家,母亲……呜呜……”

又一次,她从睡梦中惊醒。

胡帐中,火炉旁,温暖的火焰跳跃着,而她的心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月圆月缺而一层一层地冷冻起来,怎么也化不开,即使披着那厚厚的貂皮大衣。

她唯一的乐趣就是看那皎洁的月亮,仿佛那月亮的表面可以映射出她的家乡,映射出她对故乡那仅存的记忆。

又一次月圆时分,她想起很久以前的这一刻,她即将跟家人团圆,却被匆忙地召至殿上,她看到元帝那焦虑渴盼的眼神,她知道不久前匈奴入侵中原,此时的她似乎预感到什么,突然一股冷气迎面扑来,她知道这是匈奴和亲的队伍带来的。

月圆时分,没来得及告别父母,告别热恋的故土,告别每次都会令她开心的圆月。她带着琵琶,弹拨着,心事重重地随着迎亲的车队缓缓地驶进大漠。此时的她望着圆圆的月亮,却望不到故乡的土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次次的拨动,一次次的撞击着破碎的心。

昭君,你那如花的容颜,却在故乡的脂粉中慢慢凋谢、枯萎。你身旁的儿女唤不起你儿时的记忆,唤不起你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因为故乡已被冻结在你的心里,成为永恒的冰点。

“回家,我要回家……”她无力地躺在床上。

“母亲,这儿才是咱们的家呀。”

夕阳中花儿是那样的衰败,离开枝干的花瓣更在异处枯萎。

“回……家……”面带微笑,静静离去。只有在此刻才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回到了热恋的故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作文示例二:

回 家

广东深圳一考生

一不小心,那片叶子就脱离了树的怀抱,缓缓地在空中飘动,偶尔的一阵风会令它无可奈何地打旋、翻转。但最终,它也会回到大地,回到那片生它、养它的土地。即便它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也依然很开心,因为回家了。

花伴着风谢了又开。不知不觉中,我已离开家快66年了。每当十五月明之夜,我总会静静地坐在海边,出神地望着海的那一边,因为那里有生我、育我的母亲。轻柔的海风抚摸着我的脸,好像是母亲的手;清新的海风味就像是家的味道。伴着海浪冲击的拍子我吹响了木笛,希望悠扬的笛声能捎上我对家的思念,飘到海的那一边,告诉母亲:儿子想回家了。

或许“刷刷”的竹枝摇曳声是母亲在唤我回家;或许澎湃不息的浪是我想回家的冲动;或许深深太平洋的每一滴水都是我想回家的泪;或许纷飞的雨滴是我无限惆怅的乡愁……

想着想着,我的泪水又在脸上流淌。模糊的泪光中倒映着母亲对我的爱。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我38年的荷兰殖民者,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母亲赶跑……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2008年5月26日至3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从南京到北京、从上海到西安,到处是热烈的欢迎、热情的掌声、涌动的人流,这些再次反映出母亲对我的厚意深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名字——中国;相信母亲也不会忘记我的名字——台湾。亲爱的母亲,您也在海的那一边想我吗?

母亲,我快回来了,想回家的儿子快回来了。我会挣开枷锁回来,不管路上有多少磨难,总之,我要回家。阳光照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我想回家的念头。我不想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我想回家。

睡梦中,我偎依着母亲……我坚信这绝不是梦,而是明天的现实,我仿佛已经看到您和蔼可亲的脸和灿烂的笑容了!这是想回家的我——台湾的心声。

示例解析:人们的思维能力尽管千差万别,但写文章都常常偏重于求同思维,对同一材料、同一问题的认识,大都趋于相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人云亦云,千文一面,万人同腔,毫无新意。故中考作文要想夺得高分,可运用发散思维,即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维。这样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写好本文最好在立意上多思考,你不妨从“人、物、时、地”等角度铺开。人——谁回家,是爸爸、妈妈、海外游子,还是历史人物、名著人物等?物——“家”往往跟许多物象相连,是久违的乡音、村边的大树,还是一盏温暖的灯、一座小木桥等?时——是双休日返家、寒暑假归家,还是背井离乡几十载后叶落归根?地——是乡下的老家,还是城里的新家?是那个高达30层的建筑物,还是心底精神的家园?

作文示例一亮点主要有:紧紧把握住题目的内涵,并做了恰当的延伸,从古典文化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王昭君独特“人生旅途”的浓缩,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故人和怀念故土的真实心理感受和体验。开篇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文末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诗句作结,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全文语言极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古典味浓,细腻深邃。

作文示例二选材角度独特,立意新颖。作者运用借托手法,深情地抒写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台湾)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企盼之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借事托情,第三段按时间顺序概述了三件事,叙事含情,抒写了“母亲对我的爱”;二是借景托情,第二段写月明之夜的海风、海浪,其字里行间渗透了“我对家的思念”之情。三是借物托情,第一段描写“叶子”脱离了“树”的怀抱,这物——“叶子”和“树”选得恰当别致,有效地表达了寓意。这样借托抒情,此“情”自然地流露,真挚地抒写,细腻具体,凸现主题。另外,拟人化的写法融入饱含深情的文字之中,文笔优美,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感人至深,使文章的主旨升华到一种理性的高度。

猜你喜欢
示例故乡回家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月之故乡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