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亲和”味道
——《找规律》教学设计

2016-05-08 08:32王介锁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找规律小兔蘑菇

王介锁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课题

师:上课开始,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

课件播放:斑马线 衣服纽扣 课桌和凳子 电线杆和广告牌 白天和黑夜等等……

师:觉得这些图漂亮吗?仔细观察刚刚的这些图片,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师:是的,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找规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找一找一一间隔排列物体之间的规律。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出示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拉近学生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从心理上亲近本节课知识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课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探索新知(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大家一起仔细看看,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小兔乐园中哪两种物体的排列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你能够找出几组来?(学生边说,教师边贴物体名称)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一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小兔( )只 夹子( )个 木桩( )个 大树( )棵蘑菇( )个 手帕( )块 篱笆( )个 绳子( )根

师:为了探索方便一些,我们给两种物体各取一个名称。在两端的叫两端物体,在中间的叫中间物体。仔细观察图上的每组物体,再结合表格,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预设:一一间隔排列,每组物体之间相差1。还发现了图上每组两端物体都相同。

师:大家同意他的发现吗?同学们结合图来看看,为什么每组物体之间会相差1呢?能用什么方法让同学一看就明白?

(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后再汇报)我们先拿小兔和蘑菇来说说看。

预设:我们可以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是一组。两个两个圈一下,这样最后一只小兔就没有蘑菇和它组成一组了,所以兔子就比蘑菇多1了。(课件演示画圈)

师:再看看夹子手帕,也是这样的情况吗?木桩篱笆、大树绳子呢?

(课件演示画圈)

出示:兔子 蘑菇 兔子 蘑菇 兔子 蘑菇 兔子 蘑菇 (隐藏起末尾一只兔子)

师:看这也是一一间隔的吗?兔子还比蘑菇多1吗?为什么?

预设:是一一间隔,但是兔子和蘑菇的数量相等了。

师:和刚刚的情况一样吗?(出示多1的图)有什么区别?

预设:两端物体不同了。

师:是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候,如果两端物体是相同的,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如果两端物体不相同呢,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相同的了。

【设计意图:首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卡通图片来展示,小白兔、蘑菇等,完全是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的略加动画的课件展示,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主探究,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和小伙伴一起探讨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做到让学生亲近数学知识、亲近数学思考、亲近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走进本课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巩固练习

出示图片: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

师:你能一下子知道小兔和蘑菇之间的关系吗?

师:那么有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师: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紧贴新知展开练习,场景还是教材的图片,内容有所变化,这样既不显得突兀、又能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容易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四、活动体验,寓练于乐

课件出示:游戏:男生女生来排队

师:老师要找三名男生、三名女生来按照老师的指令排队,其余同学当小裁判,快速地完成指令的话就给他们鼓掌。(课件出示指令要求)

第一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第二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每个男生的两边必须有一个女生。

师:可能吗?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可以怎么办呢?

预设:要有一个男生下去或者再来一个女生。

师:现在站对了吗?咱们来观察一下这个队列,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有什么方法,不通过数数,就能一下知道女生比男生多?

师:还想继续玩游戏吗?

师:老师这儿有四个男生,排成一排,现在最少来几个女生就可以和男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课件出示要求)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列的?请你上来排一排。为什么只需要3个女生就够了?

师:最多需要几个女生呢?(课件出示)

师:怎么排?你能说一说吗?

师:来4个女生怎么排?

出示:女男女男女男女男

师:还可以怎么排?

出示: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师:这两种排列方法和前面的排列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板书)

师:咱们来回顾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1?

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

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和男生同样多?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排队游戏,让学生自己作为游戏的主角、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再现,更好地亲近数学活动、亲近数学知识。同时,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更加融洽的关系,亲近同学、增进友谊,让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加强。】

五、总结拓展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真是太棒了,发现了一一间隔的物体之间原来有这么多的规律。老师想把这串花朵围成一个红黄一一间隔的花环送给我们班。这串花的两端都是红色,猜猜,是黄色的花多还是红色的花多?

师:不数也能这么快知道吗?同学们真会活学活用啊!

师:现在把它们围起来,看,是一一间隔排列吗?那怎么办呢?

预设:拿掉一朵红花或者再加一朵黄花。

师:老师选择拿掉一朵红花,现在呢?

(红花黄花一样多)

师:现在可以围成一一间隔的美丽花环了吗?

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其中有着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规律,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

【设计意图:有效的知识延伸,增加了课堂的长度、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延续。】

猜你喜欢
找规律小兔蘑菇
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找规律”问题的基本特点及有效实施对策
《找规律》案例教学与反思
帮小兔逃跑
爆图团
蘑菇
骄傲的小兔
蘑菇伞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