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马六甲

2016-05-09 09:00伍振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马六甲郑和古老

伍振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会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走访了马六甲;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和中国有着如此深厚渊源的马六甲到底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历史的沧桑在这里处处彰显:一边是灯笼高挂、灰瓦白墙的中国街;另一边却满是荷兰式的风车、红屋,带着欧洲中世纪的厚重。花团锦簇的人力三轮车在街头游走载客,又像是上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

马六甲城里有好几条中华街,除了入口处中国式的门楼外,街道两旁挂着中文招牌的商店鳞次栉比,徜徉其间,好像走在中国某个小城的商业街上,而马六甲著名的河村更是酷似中国的江南水乡苏州和绍兴。越往深处走,各式风格建筑越多,有中式、葡式、英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那些依山傍海、风格各异的古老房屋,那些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窄街僻巷,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打开世界地图,“马六甲”只不过是个米粒般的“点”,但由于它所处地理位置紧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因而成为世界上通航历史最久、航运量最大的海峡之一。各国也曾为占据马六甲海峡而争夺不休,1405年,郑和下西洋时,曾率领庞大的舰队登陆马六甲,还曾出手帮助过这个弱小的王朝,抵御北方之敌。因此,在马六甲至今仍保留着一座纪念郑和这位中国伟大航海家的“三保山”,山下还有一口“三保井”,南面还有“三保亭”,亭里供着三保公泥塑像。

当车子经过三保山时,闯入人们眼帘的是绿草如茵的山坡上那些用灰色石块砌成的坟墓,据说这里有12000多座坟墓,是海外最大的中国人墓群。围着三保山转过来即可到达三保庙的庙门,三保庙也叫郑和庙,是当地华人为纪念郑和于1673年建成的。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民族建筑,据说为保持其正宗,所用砖瓦建材全部来自中国。庙内有郑和坐像,上挂“郑和三保公”横幅,门柱的对联上写着:“五百年前留圣迹,四方界内显英灵”。

庙前院内有一口井,名三保井,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水井之一。有人认为这是为郑和所掘,又传是当年苏丹为汉丽宝公主所掘,故又称“苏丹井”,井水味道甘美,在无自来水之前,是全城唯一的饮用水来源。

从三保庙出来后乘车穿过繁华的闹市,停在荷兰广场。荷兰广场虽然不是马六甲历史的起点,却是现在游客畅游马六甲的起点。耀眼的红色建筑是基督教堂和荷兰红屋,它们将广场围了起来。广场一侧临着交通要道,其余两侧则被一个鲜红的荷兰风格的钟塔、一幢称为“荷兰红屋”的荷兰殖民时期的红砖建筑和教堂环绕着。荷兰红屋曾是荷兰总督的住处,建于1650年,据说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建筑。时过境迁,荷兰殖民早已不在,红屋也就成了历史建筑,肩负起述说历史的任务,自然而然成为马六甲历史博物馆。

广场另一侧是基督教堂,教堂是马来西亚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753年,是荷兰人为庆祝统治马六甲100年而建的。Church(基督教堂)字样印在朱红色的教堂墙壁上,非常醒目。同样为朱红色的国家青年博物馆门前是一条宽阔的走廊,走廊外面是拱形的门,一个接着一个,线条优美、排列规则有序,带着强烈的古典主义色彩。

穿过城门,拾级而上,崎岖的阶梯旁不时出现几棵参天大树。走过短短的几段阶梯,就会看到一座无顶建筑,这就是圣保罗教堂。圣保罗教堂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它与圣地亚哥城堡同时建成,与城堡用的是同一种建材,教堂几经战乱,现已面目全非。

充满沧桑、写满历史的马六甲是素净而有涵养的,它不浅薄地将沧桑招摇地表述,而是留在不引人注意的小小胜迹中,让你细细品味其韵味十足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情怀,像一首绵长的歌,更像一幅隽永的画……

猜你喜欢
马六甲郑和古老
五彩斑斓马六甲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2018国际郑和大会“江苏文化周”在马六甲成功举办
油画《马六甲古树》
最古老的九大树木
马六甲山羊
古老的声,真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