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九年级职普渗透通用课程的推广价值

2016-05-11 09:25卢海英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九年级职业素养

卢海英

【摘 要】从减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隐性辍学率、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加速学生稳定、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探讨职业素养基本常识课程在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具有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九年级 职普渗透 职业素养 推广价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08-02

职普渗透,即通过职业高中和初中携手合作,在九年级开设职普渗透课程“职业素养基本常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特长,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本文探讨职普渗透通用课程——职业素养基本常识课程在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具有的推广价值。

一、减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隐性辍学率

隐性辍学是相对于显性辍学而言,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现存的学生虽保留学籍正常缴费,正常参加考试,但整日游离于教室和课堂之外,静待毕业的一种非常态教育。这些学生虽然人在学校、人在教室,但心早就“飞出课堂、飞出校园”。处于隐性辍学状态的学生,由于在学校不学习,整天无所事事,对于班级学风和纪律造成很大影响。中学教师普遍反映,九年级这类学生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隐性辍学不仅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双基”成果的巩固,而且对于中职教育的冲击也是很大的,那些在初中阶段处于隐性辍学状态的学生流入中职学校,由于基础太差,无法继续学习,从而把中职教育引向恶性循环之中。

通过职业素养基本常识的渗透,和学生分析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介绍“就业典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进行职业规划,相信读中职同样能实现人生理想,可以使那些因学习困难升学无望而厌学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重新燃起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与保证。每个人都是一棵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然而,发达的根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靠日积月累地汲取养分,所以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职业素养,既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以致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显得重视不足或者顾此失彼,部分学生对加强职业素养不以为意,个人职业素养表现让人担忧。学生中存在很多消极因素,如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卑感较为强烈、叛逆心理严重、虚荣心极重、责任感不强、法纪观念淡漠,等等。因此,在九年级进行职业素养基本常识的渗透,如专业兴趣、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教育,是学生步入中职生活的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成长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职生活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入学后能顺利完成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三、促进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

推广职普渗透通用课程可以促进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例如,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所在地横县,被茶业界和新闻界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拥有茉莉花茶加工厂180多家,年加工量为100万担以上,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是中国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花茶的生产与销售是横县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大大小小的花茶店很多,这就需要大量技艺娴熟的制茶工以及能承担起传播茶文化的茶艺师。

本课题组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父母每天在做什么?”等调查活动,以及观看穿着靓丽、仪态端庄、举止优雅、技艺精湛的茶艺师表演,让学生了解父母从事的职业,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伟大,增强学习的动力,并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朦胧的向往,把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和现实生活、生产联系起来,把家乡的发展与自己的人生定位联系起来。这一课程正好填补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空白,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

四、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当前,社会上对中职学校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读职高不如读普高,读职高没什么用,导致学生到职高的心态就是混,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价值追求,没有足够的自信。但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九年级毕业生很多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继续读书,如果他们不愿意进入中职学校读书,就只好流入社会。

职业教育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中职教育的不了解。为了鼓励更多的九年级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必须让学生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

2015年5月8日,平马中学的一百多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横县职业教育中心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一位老师拿着一个开关键已坏的电磁炉问学生:“两块钱两分钟我就能修好它,你们信吗?”学生都说不可能,平时拿去修理店多则一两天,少的也要半天。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当看到电磁炉能重新煮水后,同学们变得兴奋起来,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老师指导下, 整个实训室热闹起来了。

通过现场演示,更多的中学生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这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是有利的。2015年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招生破历史纪录,入学人数达到1758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甚至有的专业爆满,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出现了“一位难求”的喜人局面。

五、加速学生稳定

2015年4月至9月,本课题组把横县九年级预备升入中职的学生组建成职业教育预备班,带他们走进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参加职业素养基本常识的培训,让他们走进各个专业的实训室,亲自动手操作,借此了解职业学校、了解各个专业。很多学生看着老师同学的操作入了迷,最后也舍不得离开,很多学生甚至忍不住问能不能教他们亲手操作一下,最后他们为自己操作的成功露出灿烂的笑容。

据往年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很多学生选读专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些学生通常都是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对所读的专业没兴趣,要求转专业,但换到另一个专业也不满意,无心学,入学一个多月还定不下心,有的甚至只来几天就卷起铺盖走人,勉强留下的也是虚度时光。2015年实施职业素养基本常识渗透后,对学生来说是“先试吃,后点菜”,也就是先体验职业教育,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将学习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了解专业,自选专业,从而契合学生个体的最优职业生涯发展。当学习的权利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了,主动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学生不断提出的“为什么”,使课题组教师感受到了九年级学生的好学精神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在感受学生学习热情和解决“为什么”的同时,既促进了自身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探究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职普渗透办学模式的推广提供经验。

在对九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基本常识的教学时,他们的中学老师也在身边,也和学生一起体验职业教育,这样,不但中学老师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渗透职业教育思想和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学校硬件设施滞后,校舍面积、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教学需要,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实施职普渗透,职业学校实训中心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不仅全方位地为本校专业教学提供实验、实训服务,还可以为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供资源服务,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职业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实训中心立足学校,服务社会、服务教育”的目标,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架起了一座相互连通的立交桥。

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由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为主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任,要达到纲要规定的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的目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关键。但是,如果人们长期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不能彻底转变,将极大地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作为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肩负着宣传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并有勇气昂首挺胸步入中职大门接受职业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九年级渗透职业素养基本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几点,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职普渗透通用课程“职业素养基本常识”具有推广的价值。各学校在借鉴过程中应注意:一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基本常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根据职业素养基本常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不仅要精通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成长为职业技能实操能手。二是已开发的教材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各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建设,对已有教材进行增删调整,开发适合本校使用的职普渗透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刘立平.浅析农村中学“隐性辍学”[EB/OL].http://www.doc88.com/p-9773653950726.html

[2]范旭涛.试论职业教育观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的作用与意义[J].职业·中旬,2014(11)

[3]张明,齐云.普职渗透——实现双赢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九年级职业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九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
浅谈九年级的历史教学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