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运行分析

2016-05-11 09:28刘大任刘海林王海涛
中国军转民 2016年4期
关键词:军民结合基地发展

■ 刘大任 刘海林 王海涛



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运行分析

■ 刘大任 刘海林 王海涛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09年起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军民结合类是示范基地创建的六大类型之一[1]。截至2016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分七批认定了333家示范基地,其中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共有32家,约占全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总数的10%[2]。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09年起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军民结合类是示范基地创建的六大类型之一[1]。截至2016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分七批认定了333家示范基地,其中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共有32家,约占全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总数的10%[2]。32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分布在北京、河北、福建、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东部地区拥有基地11家,中部地区拥有基地9家,西部地区拥有基地12家,基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基地总体运行情况

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引导下,基地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一批骨干企业在基地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渐趋多样,基地设立资金的支持方向更加明确,基地整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2014年,29家基地销售收入、示范产业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金总额、研发投入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高速增长[3]。 2014年,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重庆璧山工业园、四川绵阳科技城等5家基地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内蒙古包头青山区、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洛阳涧西区、湖南平江工业园区、四川广元、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家基地产值均超过500亿元。

(二)骨干企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基地结合自身企业及资源条件,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发展和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一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产品。陕西西安市航天基地在民用航天领域,拥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太空舱系统、神舟飞船系统等国际知名品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拥有海信电视,在工程机械及机械制造领域拥有詹阳重工等驰名品牌。内蒙古包头青山区在机械领域拥有知名企业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绵阳科技城拥有长虹、九洲、利尔化学等知名品牌产品。重庆璧山工业园拥有嘉陵摩托车、大江汽油机等知名产品。

(三)成果转化模式渐趋多样

基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方面,逐步探索出多种模式。以四川绵阳科技城为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该基地在转化科技成果、释放科技潜能、促进军民融合方面,已成功探索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等“四种模式”,在催生了利尔化学等一大批军转民企业的同时,引导和支持20余家民品企业实现了民参军。

(四)资金支持方向更加明确

基地在设立专项资金时,对于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域更加明确,突出重点。宁波市鄞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了《宁波市鄞州区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项用于企业军品能力建设及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军品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军品装备相关资质认证,鼓励企业列入军队支持系统名单;支持企业开拓军品市场,鼓励企业创建军用技术转移平台和军品技术产业化。

(五)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除较普遍的资金瓶颈、土地紧缺等情况外,一些基地还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层次不高以及园区分散、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

个别基地的军民结合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某一两个领域,产业类别比较单一,尚未形成产业链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基地内取得军品“四证”企业占所属地区军工配套企业总数的比例过低,真正参与军方核心部件配套的企业甚少,大多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有的基地发展规划范围涉及多个片区,但缺少发展军民结合产业比较集中的园区地点,仅某个主体园区并不能完全支撑基地规划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关于基地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十三五”期间,基地发展应立足“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要求,着力提升劳动力、资金、土地、设施等要素的生产效率,培育发展新动力,努力将基地打造成面向区域的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以及面向战区的军事保障基地。结合基地发展思路,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一)国家主管部门层面

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统筹资源、完善政策保障时,重点考虑研究出台基地能力布局的指导意见,在基地开展军队集中采购的试点,统筹资金渠道、开展专项支持。

1.研究出台基地能力布局的指导意见

调研分析基地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判断国家发展战略和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和需求,贯彻供给侧改革理念,把握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研究出台基地能力布局的指导意见。

2.在基地开展军队集中采购的试点

沟通协调军队有关部门,共同探索推进,在基地开展军队集中采购试点;摸清基地的基本情况,从技术、产品、资源、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精准对接服务。

3.统筹资金渠道、开展专项支持

统筹现有各专项资金渠道,集中资源择优扶持,引导基地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新军事变革两个需求,优化能力布局,升级产业结构。

(二)基地自身层面

建议基地从强化创新能力、强化生产方式、强化发展方向等方面,着力提升基地的整体效益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强化创新能力。基地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研发力量比较雄厚,同时,也为了更好发挥基地技术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基地需强化自身创新能力。

强化生产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基地的生产方式也应符合这样的发展规律。因此,基地需要强化产业的生产方式,通过跟踪分析,引导基地的产业向生产服务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强化发展方向。《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基地是通过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将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承载着重塑并加强国防工业基础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基地的产业选择需要以十大领域和战区装备需求的领域为重点方向,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对工业能力布局提出的需求以及面向战区的战争保障要求。

参考资料:

[1]六大领域分别为: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军民结合、软件和信息服务。

[2]根据工信部网站数据统计。

[3]由于湖南株洲、湖南湘潭雨湖区、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3家基地数据暂缺,此处选取其余29加基地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军民结合基地发展
军民结合型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的探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的基地我的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河北新认定11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
军民结合产业如何界定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