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启建设军工强省新征程——2015年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发展纪实

2016-05-11 09:28杨章跃王光伟
中国军转民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对口军工

■ 杨章跃 王光伟



奋力开启建设军工强省新征程——2015年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发展纪实

■ 杨章跃 王光伟

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国防科工局、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戮力同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亮点纷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在全国排名实现大幅跃升,军品产值规模一跃前行至第7位。

2015年11月2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成功组装下线,四分之一机体由江西造。

2015年“9•3”大阅兵空中方阵中,近200架受阅飞机中有139架由江西设计制造……

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国防科工局、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戮力同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亮点纷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在全国排名实现大幅跃升,军品产值规模一跃前行至第7位。

一年来,军工经济逆势上扬,军品任务圆满完成,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军民融合态势喜人,对外开放成绩斐然,全年全行业营业收入首破千亿大关,达到1003.4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工业增加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7.1%。

创新为本,筑军工丰碑

“坚持创新驱动,是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领科学技术制高点,真正把握发展的主导权。”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杨贵平说。

一年来,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建设,全省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成效显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军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经过7年的设计研发,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去年底正式下线,预计2016年将实现首飞。这架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的大飞机,同样也凝聚了江西军工的智慧和力量。该飞机的前机身和中后机身两个部段均由中航工业洪都集团研制,约占机体份额的25%,机体结构动部件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由中航工业昌飞制造。

在2015年第三届天津直博会上,江西设计制造的直10、直19、AC313、AC311等直升机的精彩飞行表演博得媒体广泛关注和观众喝彩。AC322被誉为“中国最美直升机”,AV500无人机、AV200无人机、“飞鸿”新概念飞行器、“察敌”六旋翼飞行器、飞行汽车、重型直升机以及直升机所举办的“直升机的未来发展”论坛等成为舆论焦点。直升机所在首届未来直升机设计大赛获奖数居半,ARES战神设计团队的“A-BEE”蜂式微型直升机摘得桂冠。

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显著——江西省直升机产业、教练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三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成立。

科技创新再创佳绩——全行业获国防科学技术奖1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南昌航空大学“G-20B无人机”荣获2015年第三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固定翼类项目二等奖。东华理工大学“铀矿与环境核辐射探测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C919飞机等直段

军民融合,促跨越发展

2015年12月27日,昌河汽车景德镇洪源工厂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暨首款SUV车型昌河Q25车型正式下线,同天,昌河汽车九江产业园基地开工奠基,这标志着江西省引进北汽集团重组昌河汽车取得实质性重大成果,昌河汽车转型发展步入了新轨道。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工经济快速壮大的必由之路。2015年,江西省发布了《关于深化军民融合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启动实施了《2015江西省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召开了江西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编发并宣贯了《江西省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政策法规汇编》,为推动军转民、引导民参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全行业军民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凝聚强大合力,军转民、民参军逐步成为全省上下、政企各界的共识。民参军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全省民参军企业已逾百家,军工企业民品产值达到行业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军民结合遍地开花,引人注目——航空产业劲舞苍穹。南昌航空城北区一期已完工并交付,南区已开工建设,瑶湖机场正式获准立项;景德镇直升机总装园厂房全面开工并完成主体建设,部分厂房投入使用;北京通航景德镇通航产业基地一期厂房全面竣工;江西德利直升机运营基地完成50%的建设进度;安福武功山机场项目获南京空军批准。

船舶产业扬帆远航。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配套产品产业区1号联合厂房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全省船舶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正式试运行;船舶设计研发中心完成核准。

核产业、卫星应用、兵器、民爆等多个领域军民融合有力推进,成绩喜人。鹿井萤石矿开发项目勘探工程取得实质进展;国家投资和商业性地质找矿稳中有进,完成国家投资找矿项目14个,商业性找矿项目46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江西数据与应用中心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江西国科军工集团九江科研生产基地开工建设……

开放合作,谋共赢新篇

2015年10月25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西省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军民融合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六个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在省国防科工办的有力推动下,军工行业战略投资者纷纷入赣,一大批项目落户江西,形势喜人,如火如荼。

2015年11月25日,2015江西航空产业合作推进会在南昌滨江宾馆大会堂召开。会上共签约项目15个,合同金额215亿元。其中大洋通航项目100亿元,幸福航空控股公司项目投资20亿元。合作项目涉及航空制造和航电、新材料、新能源、机载设备、通航运营等众多领域,必将厚植我省航空产业发展的上下游配套优势。

省政府与中国商飞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江西成为中国商飞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首个省份。这意味着江西省航空企业不仅限于承担C919大飞机部件研制生产任务,未来还将承担中国商飞公司的宽体飞机、ARJ支线飞机以及民用飞机的科研试飞等业务。

2016年1月下旬,北京大众通航飞机制造公司与江西省吉安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60亿元在吉安建设超短距起降固定翼飞机装配制造基地。并将在江西布局通航运营“天路网”工程和固定翼飞机飞行员培训项目。

一年来,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引进来”、“走出去”,开放合作精彩纷呈,影响力大,效果显著。

北京通航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落户景德镇,标志着北汽集团旗下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通航产业“南方基地”正式启动。共(伴)生铀资源独居石综合利用项目取得工信部“路条”,并与南方稀土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江西省框架网基准站和加密网基准站基本建成。

洪都集团、昌飞公司、江西国科军工集团等积极参与军贸出口,核地质系统“走出去”获取海外矿权、建设海外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军工院校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

对口支援,强“造血”功能

2015年11月30日,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吉水县召开,六大中央军工集团现场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达53.6亿元。这些项目将落户在吉水县军民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园,完善当地电子信息产品链与信息科技服务链,使其成为省军民两用电子产品生产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基地。

“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军工企业积极参与支援吉水县,支持其产业发展,加强人才技术支援,开展民生帮扶,帮助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助推吉水振兴发展,共同推动吉水实现全面小康。”正如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占斌所言,去年以来,省国防科工办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国防科工局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对口支援吉水工作做好做实,增强了吉水发展的“造血功能”。

在积极配合国家国防科工局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中,省国防科工办勇挑重担,主动向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请缨,在承担定南县贫困村包扶工作外,额外增加承担吉水县金滩镇古塘村贫困村的包扶任务,并委派了一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吉水贫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同时,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国防科工办2015-2018三年定点包扶贫困村和对口支援扶贫开发工作规划》,成立了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参与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吉水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对口支援新模式。

省国防科工办的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务实、措施有力、方法多样,卓有成效,获得了方方面面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其对口支援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未来,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的一年,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开放的勇气、创新发展的锐气、转型升级的豪气、干事创业的朝气,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为实现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军工强省、服务“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书写新的华章!

(作者单位:江西省国防科工办新闻宣传中心)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对口军工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