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个最严”确保食品安全

2016-05-11 07:10宫超
党政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舌尖问责



落实“四个最严”确保食品安全

目前习近平主席谈及食品安全工作时,要求落实“四个最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是在2013年末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时隔两年多时间,国家领导人重申“四个最严”,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纵观“十二五”,从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等机构的成立,到《食品安全法》修改,以及一系列意在保障食品安全行动的开展,国家在确保食品安全上所做工作有目共睹。也正是得益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向好。中国工程院“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项目组监测数据就显示,2012年至2014年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约1.2万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中,蔬莱和水果平均合格率分别超过96%和98%。

然而,面对化学火锅底料、皮革奶、地沟油、抗生素滥用、高剧毒农药违规使用等问题,以及不时见诸媒体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都佐证了我国食品安全依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其治理体系还有待完善。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危及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相关产业合理发展,表面看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深层来讲,其关系民心向背,是牵扯社会长治久安的社会大问题。

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投入更多资源来维护、提高食品安全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国家领导人重申“四个最严”,并且强调落实,更是为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指明了继续努力的着力点。总的来讲,“十三五”期间,政府宜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行业协会协力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加强对食品和餐饮业生产经营资格审核的力度,实现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的常态化,切切实实强化对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相关人员的严格问责,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当然,食品安全关乎全民,培养群众监督举报意识,形成全社会监督食品安全的合力,并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等来创新多维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全天候无死角监督食品安全,也应成为努力目标。

人人需要安全食品,人人力推“四个最严”落地。通过政府力推,全民参与,常抓落地,久久为功,相信群众能够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舌尖上的安全”也定会更有保证。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5期 宫 超/文)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舌尖问责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