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视阈下的小学作文微课的应用

2016-05-12 02:41冯小松
江苏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作文教学

冯小松

【关键词】作文教学;微课开发;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2-02

“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形式,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为目的而构建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利用“微课”构建习作资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帮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下面以苏教版六上习作3为例,阐述如何在作文前、作文中和作文后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利用微课进行前置学习。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习作训练的空间比较狭窄、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先学后教,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六上习作3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对于儿童而言,美味是他们的最爱,应该说这个写作题材他们有话可说。但是,这些美食经历已是过去式,拿起笔写美食成了写回忆录,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美食萦绕他们脑际,成了我设计作文教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学生要带着思考、体验和准备走进作文课堂,这才是写作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微课,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前置学习,做好写作前的热身和准备。这个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学习任务单:(1)查一查:查找有关美食的历史由来、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2)拍一拍:和美食合影,拍段尝美食或做美食的视频。这个微课放在网上,学生可以在家观看。生动形象的微课激活了学生的美食体验,他们明白了美食既可以是正餐大菜,也可以是风味小吃,还可以是家常小菜,他们发现美食就在身边。他们用手机记录下美食的图片和视频,又为写美食搜集了第一手的写作材料。

微课的介入和支持,让前置学习变得可感和可操作,节约了宝贵的作文教学时间,为写作方法的学习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受条件限制,基于微课的前置学习也可以放在校内课上来进行。

2.利用微课开展学习探究。

作文课前的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了“审题”和“选材”的问题,这样在写作指导课上,我可以集中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写好美味的写作方法。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突出美味的色、香、味、形,在作文指导课中,我结合教材范文《鸭血粉丝汤》,采用事先制作好的两个微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在看、思、议、写、评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用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美食。

说美食,写美食,三四年级学生也可以写,那么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写美食应该要体现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习作要求,要从多角度丰富美食的内涵。因此,我在作文指导课中设计的第一个微课,目标是理清范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学会编写作文提纲。学生围绕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鸭血粉丝汤?”阅读范文,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相机出示微课《学写提纲》,引导学生观看、讨论,发现小作者围绕中心“喜欢鸭血粉丝汤”,主要写了四个部分:看相、做法、品尝、别名。在交流的基础上,相机讲授编写提纲的两个方法——围绕中心选材和题目要有个性。接着,出示写作任务一:模仿微课中的范文提纲,来编写自己本次习作的提纲。有了微课的指导,学生明白了编写提纲的要领,他们有模仿,有创新。一个学生的提纲是这样写的——题目:《冬瓜排骨汤》;中心:“喜欢”,共5段,分别从简介、做美食、赏美食、尝美食、有营养几个角度来写,学生不仅做到了围绕中心选材,而且丰富了美食的内涵,体现了小学高年段作文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微课是密不可分的。

列好提纲,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就是讨论写好美味的写作方法。我出示了第二个微课《片段赏析》,以案说法,不讲空洞的写作技巧,而是结合精彩范文,引导学生阅读发现,从中悟出写好美味的诀窍。这个微课主要由两个精彩片段和一个写作任务组成。首先出示第一则精彩片段《炒鸡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发现小作者突出美味特点的写作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了两个写好美味的写作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和“写出独特体验”。我趁热打铁,出示写作任务二:对照自己写的提纲,选择最能表现美味特点的一小节来写。学生写好片段后,我立即组织学生互评作文,评价标准就是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在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观看微课,研读优秀习作《麻婆豆腐》,取长补短,总结归纳了小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巧用修辞手法。课后布置作业,借鉴总结的写法,借鉴优美词句,继续修改完善,把文字写完整,写丰富。

作文讲评课也可以使用微课,教师可以在通读学生作文草稿的基础上,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找出学生作文的共性或个性问题,然后制作成作文讲评课微课,引导学生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思考如何修改作文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启示,提高作文水平。

3.利用微课改变教学方式。

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有选择地把写作任务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努力转变“教师教、学生写”的被动局面,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

作文微课放在网络上,可谓“永不落幕”的作文公开课,学生可以在家中看,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情快进、后退、暂停或反复看。这种新技术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记忆遗忘带来的学习困境,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弥补知识缺陷,提高作文水平。

更为可贵的是,微课这种浓缩的讲解压缩了教师许多无谓的讲解,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有时间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探究。比如,在习作3作文指导课中,我运用了四个微课,课前一个,课中两个,课后一个,作用各不相同,学生可以凭借微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体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在唱独角戏。事实证明,教师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执教的作文指导课上,微课和学生唱主角,教师让学和助学,学生思得安静,议得热烈,说得流畅,写得生动,这得益于微课的支持,转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利用微课的支持,我正在努力逐步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小学作文模式:先学、再写、后评、再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流程,重要的技术支持是微课和网络,重要的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评。

4.利用微课构建微型课程。

开发微课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目的是为了弥补作文教材的先天不足,构建作文微型课程,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作文资源开发的水平,让学生爱写作,会写作。

作文微课可以基于教材开发,比如《从<云雀的心愿>学写童话》《读课文,学写开头》等;可以独立开发,比如《写好提示语》《写好心理活动》等;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发,比如《如何写出人物的特点》《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等;可以围绕一个作文题目开发,比如《写好自己喜欢的美味》《写好一次活动》等。

单独的作文微课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有限。如果围绕一个专题开发多个作文微课,再把这些微课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体系化微课程,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的指导作用。比如:在苏教版六上习作3作文教学中,我设计了4个微课,组成了作文微课程,应用于不同的作文教学阶段,环环相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当然,微课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所有的作文教学都要运用微课,具体如何运用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而定。作文微课程的主体是微课,同时,还包括微作业、微学案、学生习作、班级微信圈(或班级QQ空间等展示平台)等资源,共同构成一个作文训练和交流系统,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服务。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开发作文微课程,任重而道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应用作文微课程,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在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新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作文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