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的“底线”

2016-05-14 15:03继卫
档案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底线工作者实体

继卫

7月19日,河北省中南部山区出现1996年以来特大暴雨,造成省内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并引发多起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部分受灾群众被围困,出现人员伤亡和失踪。大雨如注,洪水滔滔。灾情就是命令,档案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同时,各级档案部门快速反应并启动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村镇,集中力量转移档案并迅速开展受损档案的摸底调查和抢救保护工作(见本期“特别报道”和“聚焦”栏目)。

河北省档案局根据汛情发展势态,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洪精神,印发了《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档案部门切实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

“水火不留情”,防水灾、防火灾是档案安全工作中永恒的主题。

档案安全,为历朝历代所重视。从周代的天府、宋代的架阁库到明清的皇史宬,都是追求档案库房建筑防水防潮、防火防盗和坚固耐久。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安全工作更是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今年4月,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档案安全的重要性和建设国家档案安全体系的必要性。

档案安全工作,包括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档案实体安全不保,档案信息安全则无从谈起。档案实体安全工作包括预防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对档案实体的侵害;预防人为因素对档案实体的侵害;预防环境因素对档案实体的侵害,如空气质量、气候条件、磁场、温湿度变化等。档案实体的安全工作应做到:防水、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防磁、防光、防尘、防污染、防高温。

档案信息的安全主要是指电子档案或数字档案的安全。由于电子档案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信息存在读取、被篡改、流失、泄密等安全问题。因此,应定期对用过时技术保存的电子档案进行异质备份,保证电子档案的读取利用;对计算机实时监控、对电子档案进行技术防护处理,防止档案信息内容被篡改;通过网页访问控制、信息防火墙密码验证等网络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档案信息的流失、泄密。

影响档案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档案安全的最大保障是人的认真,档案安全的最大危险是人的疏忽。档案安全事故的发生,自然灾害中档案损失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人们是否重视档案安全并采取了有效防范与抢救措施。

档案安全无小事。如果档案发生丢失或泄密等安全问题,就会损害我们党、我们国家、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档案安全事关重大,事关全局,事关我们党、我们国家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档案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水灾、火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病毒、技术故障、载体寿命等技术因素的影响,战争、群体事件、人为攻击、人为窃取、大意疏忽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档案的安全,所以,一定要时刻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时刻诵念档案安全这本经,时刻抓好档案安全这件事。

档案安全人人有责。档案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与从事档案工作的每个人都有关。每位档案工作者和每个档案工作岗位都应该成为保护档案安全的一根桩或一道墙,而不是成为妨害档案安全的一个引信或一个漏洞。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档案工作者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历史重任,档案安全,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确保档案安全,是党和人民对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对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来说,安全永远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

猜你喜欢
底线工作者实体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实体钱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