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文化的东中人 创高品质四星高中

2016-05-14 17:18邹施凯
关键词:价值理念

邹施凯

摘要:本文以文化的视角,深入阐述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统领和现代学人的担当。结合教育管理实践,从价值取向、主流思想、课改理念、专业发展、科研兴校五个层面,探索并回答高品质四星高中的创树应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追求。

关键词:办学思想;价值理念;课程文化;高品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03-2

江苏省东台中学溯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两江学务处批准建立的官办学堂。她位于素有黄海明珠,文化之邦美誉的东台市。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艮、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清代布衣诗人吴嘉纪、近代新闻巨擘戈公振、现代书法大师高二适及当代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等古今名人均出于斯。1980年江苏省东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底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110多年来,四万多杰出校友,共同绘就了东中桃李芬芳的美丽画卷。2015年学校全面搬迁城东校区后,东中创树“做有文化的东中人,创高品质四星高中”指导思想,大力践行“另起一行,我是第一”办学宗旨,全面彰显“勤能煮海,进可登天”校训,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活力四射。

一、坚持科学价值取向,让先进的办学思想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前进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在传统和当代教育发展趋势下,我校的价值取向与时俱进,始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百年办学,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务本求实、重在育才”、“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到“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全面搬迁城东校区后,我校鲜明提出“另起一行,我是第一”的办学宗旨,诠释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时代诉求,办学理念再次飞跃。

“勤能煮海 进可登天”的校训,凝结着东中人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和勇立课改潮头的前沿意识。它注入“进”文化新的基因,赋予“勤”校训新的内涵,并以“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肩负民族复兴的担当”作为东中人的标准,明确提出了“做有文化的东中人”的目标要求,引导全校师生崇尚真、善、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勤朴诚毅。

二、弘扬先进主流思想,让深厚的精神文化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丰厚底蕴

我校视文化建设为学校灵魂,致力打造根植于本土,来源于传统,迸发于时代的校本文化。学校充分发挥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倾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建设宿舍文化、壁廊文化;重视融媒体建设,以校园网、微信、校报、社刊、校园广播站,弘扬主流思想;完善德育方式,精心设计升旗仪式、入团仪式、学生入学和毕业典礼等仪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责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人性似水,制度似渠。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形成了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民主、高效、和谐”为基本特征、具有我校特色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等管理制度,实现了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及管理方式民主化。高效、无痕、人本化的管理,催生了师生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出师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涌现出许许多多无私奉献、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等感人事迹,典型引领,风声水起。在建校110周年之际,高二(1)班陈宇舟同学被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共同评为“全国最美中学生”,青年物理教师姚永所被评为“盐城最美教师”。

三、坚守优秀课改理念,让完善的课程文化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质量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加强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力度,构建起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一方面,牢固树立课程理念,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并努力充实优化教师队伍,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2门拓展课的能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建设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基本满足学生对“菜单式”课程和自主式课程选择的需要,学校充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的潜能选择相应的课程去主动发展自己,构成学校课程文化的风景线。

学校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评价,在教师的备、教、批、辅、听、考、评等工作的落实环节上下功夫。认真做好教学督导检查,定时、不定时地抽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开展听课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由督导室协同年级印发当月的《教育教学情况通报》,强化教学工作的“基础性、针对性、发散性”,力求“教、学、练、考”的高度一致,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促进教师发展专业,让常态的学习文化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坚强基石

“课比天大,教师第一。”学生成长的关键和主导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创新和可持续性来自于教师。

我校努力强化专业引领,构建教师成长平台。常态化邀请教育理论专家,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与有关教育专家互动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构建“学习、实践、研究”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效发展。

学校重抓校本培训学习,落实教师发展基础。制度化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将集体备课延伸到课堂,力求教学的个性化,做到“思想有高度、让学引思,自主有力度、以学激思,研究有深度、会学拓思。”月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或教学研究活动交流,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年度全校性学术节活动,促进教师展示自我、共享智慧和专业提升。

五、落实科研兴校方针,让成熟的科研文化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校依托课题研究拉动教师教学研究。2015年,在原有两项省级课题和三项盐城市级课题开题论证的基础上,申报的省规划办年度课题《“两全”视阈下高中写作课程“微型化”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在教育部立项课题《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校本实践研究》统领全局下,形成了“一统多元”的课题研究模式。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要求每学期做到“三个一”,即一次课题研讨活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一篇研究论文。每次活动做到“四个定”: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目标。教师要围绕课题认真发言,备课上课,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交流让课题组老师们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根据制定的科研工作目标,对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惩细则进行考评。

做有文化的东中人,务必理念领先、管理高效、质量一流、品位高雅、特质鲜明。辉煌永载史册,重任依然在肩。我们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设施、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模式、一流教育质量”的文化特色名校,从“文化东中、青春东中、明亮东中”三个维度放飞荣光和理想,勇敢担当起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再创江苏省东台中学的新辉煌!

猜你喜欢
价值理念
高校教师教学全程动态评价体系的思考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
从《儒藏》精华编看古籍数字化的价值理念与技术前景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论环境犯罪附加刑体系的完善
浅析国网核心价值观在县供电企业青工中的传播与实践
试论当今中国体育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