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6-05-14 07:13吴燕妮
关键词:推动者幼儿游戏材料

吴燕妮

摘要:幼儿教育应该寓教于游戏之中,而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非常重要。幼儿要游戏,其物质基础是游戏材料,有了这个根本,才能说幼儿有游戏体验和态度,也只有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一旦与材料脱离,幼儿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游戏活动。

关键词:材料;幼儿游戏;推动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37-2

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游戏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为了让游戏材料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对幼儿园游戏材料调查分析发现,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游戏材料比较单一

游戏材料种类比较单一,满足不了幼儿的各种需要,不能引发孩子进一步去想、去操作,而这也相应的导致了幼儿游戏兴趣不足、求助、无所事事等现象的出现。

(二)游戏材料缺乏目标性

游戏材料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差异,缺乏层次性、递进性、系统性。漫无目的、没有阶段性的投放,不仅不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

(三)游戏材料更换周期长

游戏材料更换的时间不合理,投放周期过长,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这无疑不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发展。

(四)游戏材料以购置为主

游戏材料所采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购买的,废旧材料和半成品材料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幼儿在游戏时,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创造玩具和新的玩法,真正让幼儿与游戏材料产生互动。

游戏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游戏构思,增加游戏情节,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是幼儿游戏深入进行的推动者。因此只有投放丰富的、可操作的、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通过游戏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特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以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一、游戏材料的丰富性——推动幼儿熟悉游戏引发行为

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活”中获得发展的,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活”,满足幼儿的多种游戏需求。因此要投放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发展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如果在娃娃家里只提供了娃娃和小床,那幼儿除了在那哄娃娃睡觉外就无事可做了。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收集来的衣服、裤子、裙子等,这样就产生了给娃娃打扮、整理衣物等情节,还可以提供洗衣机、洗涤用品等,这样就产生了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等情节,再可以提供熨斗、熨烫板等,就又产生了新的游戏情节。同时在游戏发展的进程中孩子们还学习了如何叠放衣物,如何分类整理衣物,如何晾衣物等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又如:在“点心店”游戏中,孩子们拿到自己的点心后就在那吃,吃完就走,这时教师可以提供盐、沙拉酱、果酱、鸡精、胡椒粉、辣酱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用不同的颜色纸放在瓶子中,在瓶子上还贴了文字,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加,于是就引发了幼儿认识和辨别调理、边吃边谈论什么食物里该加什么调料、加了什么调料会是什么味道等游戏情节。可见丰富的游戏材料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大大丰富了游戏情节。

当然游戏材料也不是越丰富越好,如果一下子投入太多,那也会让幼儿眼花缭乱,反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同样也不能材料一旦投入就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需要教师敏锐地观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投放、调整、更换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二、游戏材料的阶段性——推动幼儿主动构建深入发展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重要的物质条件,游戏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开展,随着幼儿游戏的深化和情节发展,幼儿会感到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老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为幼儿丰富游戏情节起导向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觉得有新鲜的玩法,新的发现,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如:“小剧院”游戏,在刚刚开始时投放的材料是演员表演用的头饰、衣服、小道具、音乐等表演用具,和门票、座位等一些观众需要的材料,这些最基本的材料用来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大概方法、规则和角色行为。随着对游戏的熟悉和深入,就可以和幼儿一起细化游戏,可以提供顾客意愿本,让观众在上面画出想看的节目或者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等,这样材料的提供可以激发幼儿互动的愿望,拓展游戏内容,使游戏有新的生长点。接下来,可以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装饰剧院环境、制作大海报、外出发演出单等招揽更多顾客,可以促使幼儿的游戏行为向纵深更好的发展。

又如:“医院”游戏,开始时提供的材料是医生护士服、听诊器、注射器、吊针、药、病历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中去看病的情景,这些情节相对简单,涉及的面比较少。慢慢地就需要引发更多游戏情节,给予幼儿更多挑战的角度去考虑。这时可以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设计医务人员公示栏、工作手册、意见簿等,可以根据班级中戴眼镜幼儿的增加和幼儿开始换牙的情况下,在看病的科室上从原来的外科和内科增加眼科、牙科,还可以增加血库、120急救车等,以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复杂的游戏行为,使游戏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可见,材料的投放是根据幼儿游戏的主题、能力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三、游戏材料的操作性——推动幼儿大胆探究满足想法

游戏的重复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幼儿对材料的摆弄会从开始的无意慢慢变成有意的操作、探索。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无数次的撞击后,得到生理、心理上的成功和需要的满足,便会对深入游戏产生极大的兴趣,游戏材料成为幼儿持续稳定游戏行为的重要因素。一些只能看或只有一种玩法的材料就不可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可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让幼儿兴趣持久。如:“比萨店”游戏,就用橡皮泥为原材料,再提供雪花片、彩带、瓶盖、小棍、图形片、弹珠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当辅助材料,幼儿可以按照客人喜欢的口味制做水果口味的、烤鸡口味的、熏肉口味的、芝士口味的、海鲜口味的巨无霸、至尊等各种各样的比萨,幼儿在不断的变化中“做”的津津有味。可操作的游戏材料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他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又如:“点心店”游戏中有教师提供的部分现成的各种小吃、水果、饮料等,也提供了材料让幼儿自制一些食物。开始时点心店卖什么顾客就点什么,后来顾客想吃什么幼儿就制作什么,可是这样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时,幼儿就动脑筋把鸡腿、豆腐干、小鱼等串成一串串卖,把小吃、水果、饮料搭配好一份份不同的套餐优惠出售,以此来吸引顾客……,材料的多种组合和其操作的灵活性引让幼儿“玩”的兴趣大增,大大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可操作的材料让游戏内容丰富、多变,也给幼儿创造了更多主动探究的机会。

四、游戏材料的可变性——推动实现多元教育价值

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直接经验的丰富,其想象变得越来越活跃,在游戏中伴随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而材料本身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提供材料区,并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设置废旧箱,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以满足幼儿对各种需求。如:“小剧院”中幼儿利用废旧挂历纸和皱纹纸制作自制自己喜爱的“时装”,并进行时装表演,幼儿的角色意识再次得到满足,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再如,废旧的笔管在“理发店”是烫发卷筒,在“点心店”是饮料的吸管。铁皮盒子在“小剧院”是敲的鼓,在“点心店”是烧烤架等。又如:一根不起眼的小棍到在幼儿手中可以变成吹的笛子,打桌球的球棍,划船的桨等等,有变废为宝的能力。这充分说明材料的可变化性,在幼儿发现了一物多用、一物替用时,调动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幼儿在主动寻找合适的材料,利用材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各种充足的材料能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随着游戏的开展,材料箱中的各种材料就会越来越多,如果就准备一、两个材料箱,把各种材料随意的放在一起势必会越来越乱,为了方便幼儿的挑选和物品的有序,就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类摆放。如:可以按纸类、布类、线类、木类、瓶罐类、盒子类、塑料制品类、工具类等设置多个材料箱,也可以按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利用的零星材料等分类放置。当然这些材料箱应让幼儿自己分类和整理,应放置在幼儿游戏区角的附近,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快速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又有利于幼儿学习有序管理物品,增强管理能力。

实践证明,材料的投放对于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投放的丰富性、操作性、阶段性、可变性等方面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质的提高。同时,还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有利幼儿自我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游戏组织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好”材料,充分观察,及时调整,推动游戏的深入开展,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使幼儿在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推动者幼儿游戏材料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
可爱的小瓢虫
校长要做凝心聚力、合作育人管理的推动者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