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破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差异性的教学策略

2016-05-14 07:53陈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陈宇

摘要:对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任务的“一刀切”问题,我认为既无可能也非必要去完全消除这种现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从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本文着重探析了突破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差异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差异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50-1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确立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分层导学不应该将班级分层打散,而应该面向全体施展教学。义务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将分层导学法充分应用于传统的教学班,无需为分层导学对学生作多大的调整,更不需要对班级进行人为的“分类”或“分层”,而且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学生层次越大,其分层导学法的效果更佳。

具体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认知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例如作品创作中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应用、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二、教学过程的分层:“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前提——合理的分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获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条件。合作学习小组必须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年龄、性别、学习风格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之间大体均衡,这样便可以形成可以相互比较。组联合体也就是组内异质可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可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要做到分组合理,教师事先需要对参加分组的学生的特征进行细致分析,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量表从认知技能、知识基础、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试,并作为分组的依据或者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学生开展座谈会等等。通过以上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小组的人数4~6人左右,然后每个小组再推荐一名组长,由他领导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由组长协助教师做好记录、协调工作。

2.情景导入。这一过程是一堂课的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通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学习新课前,学生的思维处于“停顿”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巧设导语,以开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导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分层导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制定好相应的导学卡、升级卡和帮助卡,并在课前就向学生公布。利用升级卡由底级向高级逐步进行自主学习;先自己探索,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或帮助卡,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困难时再向老师、同学请教。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请学生进行演示并讲解自己所学会的内容,这样既帮助了一些还没有掌握的同学进一步学习新知,也锻炼了讲解同学的组织、表达能力。

4.合作学习。“学会分享与合作”是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中的目标之一。信息社会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在信息时代,交流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交流过程中源源不断涌来的信息,可以提供学习者合作的空间和支持手段,而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既可以增强互助意识,又可以培养合作技能。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导学: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分层导学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多元化的评价。以前,我们一直是以教师单一评价为主,现在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话,就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导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导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分层评价方法,主要看学生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象。对高层次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低等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自2011学年开始,在初中开展“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层——合作”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变“教学”为“导学”。教师起到了一个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使之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钟和军.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网络科技时代,2001(06).

[2]赵建华,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0(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