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陶冶情操

2016-05-14 07:53孟家芳
关键词:欣赏课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孟家芳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分析、评论鉴赏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52-1

初中美术七、八、九年级第一单元都是欣赏评述课,学生对欣赏课毫无兴趣,听课感到枯燥无味,老师讲过后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不能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更不能很好地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那么,怎样通过有效的方法教会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进而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一、美术欣赏课的课程目标要明确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2.通过欣赏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3.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相同与不同的呈现方式。

二、教师要精心准备美术欣赏的思路

1.利用多媒体拓宽美术欣赏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理解、表现、创作、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初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更多的教学资源,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直观形象的资料中欣赏美术作品。

2.利用第二课堂,丰富美术欣赏的内容。美术课标提出,美术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课本、课堂,还应该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3.精心设计教案。紧紧围绕“怎样让学生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陶冶情操”展开,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我分“三步”来完成教学。

第一步:上课前。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教师精心备课是前提。从备好课、激发学生兴趣、欣赏作品的侧重点、建构多姿多彩的课堂、重视评价与感受;③鼓励学生利用书籍、互联网等查阅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做好课前预习。

第二步:课堂中。①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②让音乐成为欣赏课的“佐料”;③“交互式学习”的课堂模式。

例如,《欣赏国画》。在我国,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持续至今,是我国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淘洗和不断创新,国画俨然成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如何欣赏国画?国画固然有形有色,但如何才能品得其中的味呢,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点欣赏国画的角度。

①欣赏作品的气韵美。中国山水画很讲究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神韵美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享受,也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

②欣赏作品的意境美。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所以,欣赏山水画,只注意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正是她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

③欣赏作品的笔墨美。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它的束缚很大,而山水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错,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其实艺术的高境界是相同的。

④欣赏作品的诗合美。许多的中国山水名画,都附带着诗词在其中,其珠联合璧,诗情画意,也是人们审美享受的一大方面。例如,郑板桥善画竹,再配上一首七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意境真是美极!以上介绍的就是关于如何欣赏国画的一些讲解,我们在看到一幅画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欣赏。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第三步:下课后。①书写评述小短文;②拓展课堂——参观画展、拜访附近有名的画家。

三、教师要及时合理评价学生的欣赏成果

学生欣赏完作品后,教师一般让学生们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文章或临摹一副名画算完成了,其实应该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合理的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了解不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注意学生的闪光点,提高美术欣赏兴趣。

总之,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美,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猜你喜欢
欣赏课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