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凝聚智慧 合作提高效率

2016-05-14 07:53黄海燕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

黄海燕

摘要:试卷测试后的讲评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它是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解疑释惑,发展能力。因此,上好试卷讲评课直接关系到复习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让试卷讲评课全员参与且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而不是使得学生沦为“看客”呢?我们不妨尝试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就以一份本市初一数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的讲评为例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63-1

一、研究试卷——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生本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讲评前的试卷研究,哪些题目需要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多久;哪些题目学生无法自我解决,需要老师介入,这都是需要规划考虑,精心设计安排的,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试卷分析课前,教师应先统计学生得分情况,了解试卷中学生的失分点集中在哪些题目,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心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排忧解难。

二、构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

1.体验任务。

教师根据考试的情况,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评讲试卷之前自主订正试卷并提出疑难,体验任务,初步分析试卷出错的原因,进行自行思考,解决一些应知应会的问题。例如期末试卷中的一些计算、化简、因式分解、解不等式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

这种体验问题的策略能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和任务进行体验,为参与课题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去体验课堂的快乐与成功。

2.合作讨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试卷评讲课时,教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组长,组织讨论该组所有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归纳一时难以解决,难以形成共识的问题,准备提交给全班同学和老师讨论。

例如期末试卷25题: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2y=m+3,2x+y=2m.的解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和一条底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求m的值.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到以下困惑:

生1:为什么求出了m=4.5还是被扣分?

生2:求出了两个答案为什么也被扣了一分?

组长:这个问题既然大家不能解决,那么我就记录下来,等下求助其他组的同学。

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跟同学进行有效合作、充分依靠集体力量去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有助于加快发展学生思维,并养成学生与他人平等地讨论问题、分析评论的能力,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

3.展示分享。

各小组长将小组讨论后的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题目反映出来,寻求帮助。各组同学给予帮助,并对不同的答案提出意见,说明理由或根据。在展示交流中,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享交流,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

以例如期末试卷25题为例,其他学生对小组讨论中产生的困惑给予帮助:

生1:我认为可以先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用字母m表示出来,一个表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一个表示底,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列出等式,从而求出m的值。

生2:那么到底哪个是腰?哪个是底呢?这里是不确定的,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

生3:分类讨论求解出来之后,我们要验证所求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也就是说能否使得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小组同学把自己的讨论成果面向大家进行展示、交流时,改变了原来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听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4.精讲点拨。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实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上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因此,有针对地讲解学生困惑点,教学效果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即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归纳,使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三、差缺纠错——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试卷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订正、归纳总结和评后练习,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

2.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通过短时间的探究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试卷讲评课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提高了讲评课的效率,增强了讲评课的活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探索、反思,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种课型教学中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