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2016-05-14 07:53秦鹏飞
关键词:教学艺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秦鹏飞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把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教出特色,得到明显的成效。如果教师教学缺乏课堂艺术性,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少,学生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大大降低。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把教学艺术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科学与美的感染中成长为一个具有无限潜能的发展中的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70-1

一、先声夺人,以声感人

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应该开始于丰富生动的导入语,老师幽默、机智的个性化导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形成“我想学”的学习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事实证明,名师都是非常注重课前导语的,他的精心设计,能使他的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文章的感染。

对此,我也有所体会。比如教学《人生的境界》这一课,如果老师教学时平铺直叙,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而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情境:一个夏天,工人正在砌墙,一个路人问:“你们在干嘛啊?”“砌砖头。”最近的工人答道。中间的工人:“我正在挣钱。”“我在改造世界。”第三个工人很自豪。若干年后,前两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三个工人则成了建筑设计师。为什么三个工人的人生产生不一样呢?通过生动的导语启发,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了,学生很快学会将哲学道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接下来的课也就别开生面了。可以说教师睿智的导语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学生也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中的哲学道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方式,化“深奥”为“简单”,由“枯燥”到“趣味”,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跃,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的。

二、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在“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轻松愉快教学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初中的语文教学以理性教学为主,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创设愉悦的、浅显的实际生活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知识得到升华。

我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时,对课文的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现代时代等进行充分挖掘,注重理解生活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区别,从中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生在课文中对作者所说的“一个人在苍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就是独出的妙处”这一句,普遍反映是不能完全理解,我就让学生回想自己日常的生活感受,创设“经过一天的辛苦学习,晚上静静地休息时,思绪暂时抛开所有,悄悄聆听自己的心扉”这样的一个情景,使学生通过理解自己的心情时来探索作者的感受;又如在教学“淡淡的月光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与几个知心好友大侃一番后分手,独自一个人兴高采烈的走在空旷寂静的路上时,或与妈妈赌气离家出走,独自一个人沮丧失落的走在漆黑阴暗的小巷里时,你会感到月光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曾经经历过的各种情境和生活经历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用各自的真实感受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实践与课文进行碰撞,以己之情挖掘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充分调动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使我们的教学能够从简单粗糙的说理转变为学生自我体会,让学生深刻感受课文的美,感受作者写作的情,展示语文更高层次的人文关爱。

三、乐文结合,感受意境

一篇课文的有效学习,如果教师能融入一些特定音乐的辅助熏陶,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展事半功倍。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当优美的课文配上合适的音乐朗读时,学生的朗读节奏会很自然地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富有韵味,朗诵使学生更有感情,学生对课文的投入更加深刻。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加入音乐元素,就能很容易地带动学生情绪,而这个情绪是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的情境,有利用建立和作者情感的沟通,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

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我用优美抒情的钢琴曲进行配乐,生动地朗读课文描述的永州小石潭美景,小石潭结构的独特奇异、潭水的清澈透底等,在钢琴曲的感染下,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中,一幅生动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优美的文章通过抒情的乐曲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感受到作者在美景熏陶下的情感。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得到更细致的体会,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教材,使教材与教学中的情景艺术完美结合,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还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刻感受其中的情景感受。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扎实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陶传贵.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文教资料,2005(32).

[2]骆小兰.教师语言的艺术[J].文教资料,2005(03).

[3]王洁霜.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5).

[4]周斌宝.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J].语文学刊,2007(10).

[5]祝汉茂.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之三美[J].文教资料,2007(21).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