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药》的修辞艺术

2016-05-14 12:26高艳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夏瑜反语革命

高艳英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作品以一九零七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秋瑾被清朝政府残酷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启发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起到了很大作用。

小说明写开茶馆的华老拴买“药”给儿子治病的故事,暗写革命者夏瑜被杀的事件,揭示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症结——脱离群众这一致命弱点,表明革命必须唤起民众,使其摆脱愚昧和落后,真正理解、支持并投身革命。这就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为突出地表现这一深刻主题,作者在写作上运用了“一字标题”、“双线结构”、“侧面描写”、“景物烘托”等手法,而在选择、运用修辞方法时更是颇具匠心,表现独特。

下面仅从修辞手法这一角度作些浅析探讨。

一、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于平淡中显深刻

“那三三两两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以上文字中,作者运用人们司空见惯的喻体“潮”、“鸭”,并加以描述,将人们围观杀人现场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深刻揭示出当时民众的愚昧、麻木。

“西关外靠着城墙的地面……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作者把埋死人的坟冢喻为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这比例既奇特,又自然合乎情理——阔人的生命和享乐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穷人的死亡上的。这一比喻也于平淡中显出含义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草菅人命的罪恶。

二、运用婉曲修辞方法,无情鞭挞现实黑暗

1.人物姓氏

不像作者其它作品,将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信手拈来,而是用尽匠心,极尽婉曲之能事。“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称华夏,“华”“夏”两家即代表中国,这两家的悲剧正是中国当时的现状。革命者叫“夏瑜”,那“老栓”作为体现作者的“药”这一意图,就应该是姓“华”了。其它芸芸众生如:“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坐在后排的二十多岁的人”等等,都是当时“华夏”范围内的人。只要写出他们的行为即可,大可不必指名道姓。至于刽子手姓“康”,除了揭示当时反动统治势力的嚣张外,也是反语修辞方法的一种活用(被“驼背五少爷”们称为“义哥”的牢头,这“义”也是反语的一种运用)。

2.小说标题

“药”这一字标题,作者运用语音、语义的特殊关系,使“药”同时兼指两种不同的含义。表面意思指治痨病的“药”——人血馒头,暗含意义则是“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组织民众一道斗争,才能推翻黑暗的旧中国”,这才是真正的“药”。一字标题,既醒目,又发人深思,作者否定旧药(旧民主主义革命),肯定新药(唤起民众),正是文章的主题也是小说提出的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3.“古□亭口”

小说第一部分结束时写的“……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一句,此处实指秋瑾就义的地点:绍兴古轩亭口。作者故意隐去“轩”字,实际上也是作者对婉曲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

4.结尾坟场的描写,坟顶的花圈

小说结尾描写的累累的荒冢,迟发的杨柳,分外寒冷的清明天气,微风停息,枯草直立,缩着头,铁铸一般立于笔直的枝头的乌鸦等,除有意渲染悲凉气氛外,更主要的是为突出作者的寄托,映衬瑜儿坟顶上那“一圈红白的花”。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对于夏瑜的死,作者在他身后寄托了希望,“一圈红白的花”,表明仍有人在纪念烈士,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作者在这里就是用曲笔写了自己的寄托。

一篇好的作品,自有它自己独特之处。《药》在修辞上所运用的手法,正是作者苦心设计,独具匠心表现主题的独特之处。

猜你喜欢
夏瑜反语革命
我就爱“反”着来
中国的出行革命
在博尔塔拉留影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析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代孕“引喜”惹祸,女董事离奇死亡黑手是谁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体会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