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

2016-05-14 11:26靖国平刘雪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边缘人应对策略课堂教学

靖国平 刘雪梅

摘 要 “边缘人”现象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人或群体因为某些原因被排挤而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边缘人”的存在究其根源主要是由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歪曲的教学观念、负向的教师期望、失衡的资源分配造成的。这种个人或群体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教师可以采用转变教学价值观念、发挥正向期望、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等策略应对,努力促进这一现象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 边缘人 应对策略

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诉求就是追求教育的公平,但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边缘人”的存在。他们的存在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问题并针对“边缘人”现象寻求解决策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概念分析

“边缘人”概念最早来源于社会学领域,起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的概念,指那些“虽生活在某一个社会之中,却不了解社会的内部机制,在某些程度上处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1]。他的学生罗伯特·帕克在继承齐美尔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正式提出“边缘人”的概念,“边缘人即人们由于移民或者通婚,而处于两种社会或文化边缘的人”[2]。后来“边缘人”这一名词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领域才开始引入这一概念。

“边缘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地缘远近来阐释,边缘即沿边部分、边缘地区;另一种则是指靠近界限、远离中心。国内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边缘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大都认为“边缘人”现象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对“边缘人”的内涵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活动范围、形成因素及他们对课堂学习的态度等。基于现有的研究状况和资料查阅情况,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人或群体因为某些原因被排挤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

二、 课堂教学中 “边缘人”现象形成的原因

“边缘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它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是究其根源会发现,教育者是导致其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1.歪曲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育价值取向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即教学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逐步迈进,高度的社会分工衍生出了功利主义的逻辑思维,这一思想使我们的教育聚焦点从关注自身转向社会,我们的教育不再关注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人们把教育看成能给社会、个人带来利益和好处的工具,教育成为人们得以获得某种能力或素质并在未来能过上幸福、完满生活的桥梁,这一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

工具和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凸显,导致我们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漠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教育教学实践偏离其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正确轨道。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要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学校以学生能否背诗、识字以及能背多少首诗、识多少字等作为衡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标准。这就天然地赋予学校教育筛选功能,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之下,为了顺应潮流,着力对学生进行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并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这一不符合现行素质教育发展标准的教学目标,使很多学生被过滤到主流教育之外,这些群体或个人就成了课堂中的“边缘人”。

2.负向的教师期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教师期望效应”的概念,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有关,且两者之间呈正向比例的关系,即老师对某一学生的关注度越高,这一学生的智力就发展得越好,反之亦然。“教师期望效应”一经提出就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响应,很快被广大老师们应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成年人,其身心发展、阅历学识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等因素决定了教师是课堂这个“小社会”的主导者,课堂中边缘学生的存在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反应有很大的关系。

课堂中的“边缘人”并不是生而有之,他们被边缘化主要是由于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使他们课堂生活的常态边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等因素在教师与学生接触之初便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相异的特定印象并赋予不同的期望。这种特定的印象或期望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有所改变,它会使学生修订原有的自我意识或是形成新的自我意识,并诱发相应的行为,而对于那些不受或是受教师关注很少的学生来说,就会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边缘地位的生成与演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倡导的教学价值判断及观念并不被所有的学生接受,有些学生会自己另辟蹊径,但是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信念等与教育者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从而被教育者冷落,久而久之这些个人或是群体就被迫游离于主流教学活动之外,成为课堂中的“局外人”。

3.失衡的资源分配

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公平地进行分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公平是否能够实现。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仅有显性的,如教学场所、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硬资源,而且还有隐性的,如教学管理方式、教学时间、教学观念等软资源,它们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各种条件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这些教学资源分配给学生,有些教师用标准化、统一化的策略来追求所谓的教学资源分配的绝对公平化,但是这种教学资源分配的方式只是用追求表面上的公平来掩盖资源分配实质上的不公。因为学生的能力、见识是各有差异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长、各有发展,而不是仅仅通过表面的看似公平的资源分配来追求教育的公平,这也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在师生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往往会与他们心中的“好学生”互动频繁,甚至整个课堂成为了老师与某个或是某些好学生谈论、交流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则沦为配角甚至“酱油党”,他们被划分为课堂中的“差生”,在课堂中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直到最后被人们遗忘,走上边缘人的道路。

三、 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与当前我国践行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宗旨背道而驰。教师应切实站在“边缘人”的立场采取针对性举措,以促进他们的转化和回归,确保我国教育改革保量保质地向前推进。

1.转变教学价值观念

我们的教育要以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宗旨,走出对人的局部的关注。教育的最高或最终目标应是促进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教育教学价值观念的定位应为个人本位观。在教育领域中,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要加强对生命的重视。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它的任务是促进人的生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教育不断地回归人的生命。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摒弃单一的仅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单一标准。单一的评价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发展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行“因材评价”,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尊重、欣赏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发挥教师正向期望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智力发展呈正向关系,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抛开偏见,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课堂中的每个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受平等的待遇,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教师切忌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因为教师的一个不经意举动,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影响着其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又在无形之中感染着学生的课堂行为。所以教育者在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时,要对学生赋予期望,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主人翁感,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不仅仅只是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的“旁观者”,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他们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国家、社会、学校等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要借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的期望要有一定的远瞻性。给学生设立目标时,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引导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向更高、更好的水平冲击。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结果一时看不出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持久,有耐心。教师要避免把对学生的期望变成对学生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处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

3.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所谓“边缘人”正是在课堂教学中享有较少课堂教学资源的一类人,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失衡,不仅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而且还剥夺了学生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课堂资源的浪费。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属于教育公平的范畴,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具体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资源观,意识到课堂教学资源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群学生“独享”的,它属于全体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且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只是一时的口号和做法,它要贯穿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要明白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仅有显性的资源,而且有些资源是隐性的,这些资源不仅包括“物”,也包括课堂中的“人”和“事”。教师要全方位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做到在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高效地利用它们,使每位学生都有平等享有课堂教学资源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诉求是追求公平,而课堂中的“边缘人”作为微观层面中一种违背教育公平的存在,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课堂中的“边缘人”并不是从教学活动开展伊始就存在,其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它是一种“似在又不在”的现象,教育者可以通过有效的策略对其进行转化。关注“边缘人”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也是我国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邱德峰.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 江时生.边缘化理论述评[J].社会学杂志,1993(1).

[3]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李森,杜尚荣.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研究,2014(7).

[5]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边缘人应对策略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