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主旨解读

2016-05-14 01:33陈明英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主旨杜甫

陈明英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对《石壕吏》的主旨解读为杜甫既同情老妇一家,又揭露、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杜甫在诗中对老妇,对石壕吏的矛盾思想,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文章认为《石壕吏》的主旨应被归结为作者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差役的批判。

【关键词】杜甫 《石壕吏》 主旨

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收录杜甫叙事诗《石壕吏》,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石壕吏》的思想倾向解读,认为反映了杜甫当时思想上的矛盾,歌颂了老妇勇于承担苦难,表明了作者希望唐王朝的平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而感到悲痛。此书在对《石壕吏》的构思艺术论述时,认为诗中明写老妇,暗写差役,是作者认为大敌当前时刻,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故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该书还引用霍松林先生《<石壕吏>赏析》中的论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剧气氛。”据此,笔者认为《石壕吏》的主旨应被归结为作者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差役的批判。

《石壕吏》全诗内容更多的是表现对老妇一家不幸的同情。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侧重从诗中各位人物的“苦”字去引导他们对主旨的理解,老妇一家各人的“苦”能在老妇的叙述中以及杜甫与老翁独别中得到呈现。学生能感知到杜甫对他们的同情,而从差役对老妇的态度“吏呼一何怒”,学生能感知作者对差役的批判。笔者认为从“苦”字提炼全诗篇主旨是教师对学生恰当的引导,并且能使学生体会、理解诗人在诗中所体现的矛盾心理。然而笔者检索系列关于《石壕吏》作为中学教材的论文,发现涉及其主旨的有些观点令人无法认同。

魏振华老师在文章《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去,请舍生取义上来——浅析让<石壕吏>走出初中教材》中认为杜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格有问题,应该把《石壕吏》从初中教材中撤出去。笔者细看此论文,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觉得有以下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魏振华老师认为杜甫在老妇遭受石壕吏逼问的时候,他没有拔刀相助,没有主持公道,不去管差役的乱抓人,乱摊派,杜甫没有仗义执法,不管老百姓死活,这使他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完全不理解杜甫对待“安史之乱”的态度。杜甫支持唐军的平叛战争,在国难当头,为保住社稷江山,石壕吏的捉人从军乃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此举实属合法行为。唐朝的府兵制对“兵”的定义在《通典·食货七》中有云:“大唐武德七年定令,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神龙元年,韦皇后求媚于人,上表请天下百姓年二十二成丁,五十八免役,制从之。韦庶人诛后,复旧。天宝三载十二月制,自今以后,百姓宜以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记载云:“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迟乃鹏教授从以上证据着手,并根据老翁的年龄推断,在其论文《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中的论述认为,老翁是一个兵,闲居时是农民。由此差役捉人就有了他的合理性,且当时唐军急需补充兵力,认为他们“乱抓人”是不对的,指责杜甫人格有问题这样的观点无法成立。杜甫从对平叛战争的支持立场和差役征兵合理的前提下未对老妇一家进行袒护,是合乎唐军平叛大局需要,是他“忧国”情怀的体现。

其次,魏振华老师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出发,加之前文的论述认为杜甫对石壕吏捉人一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而得出结论——《石壕吏》不应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此观点毋庸置疑是作者臆语。当时作为官吏身份的杜甫没有出面阻止差役捉人,是他爱国思想的表现,国家需要更多人从军。《石壕吏》中各处所见老妇一家人的“苦”更是他同情百姓爱民思想的体现。然而此两种情怀不可兼得,是一种对朝廷危在旦夕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相矛盾的心理。其中更看出杜甫的痛苦,对老妇从军充满敬意和同情,对国家怀有大爱,杜甫这样的情怀更加散发出令人崇敬的魅力。因此,笔者认为,《石壕吏》所蕴含的感情魅力对中学生是一种引领,他们能理解杜甫的矛盾和无奈之处,能触动他们对高尚情怀的向往和尊敬,对他们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持论“《石壕吏》该撤出中学语文教材”,无法令人赞同。

笔者认为,《石壕吏》中,杜甫对待唐王朝的忧虑体现在对差役捉人“吏呼一何怒”的批判上。当时发生的“安史之乱”是民众不堪忍受的灾难,因此百姓平叛热情高涨,唐朝的统治者却没有充分地调动和爱护这种民心民力。朝廷政治昏庸导致军事指挥失误,唐军在处于绝对优势时还打败仗。百姓为平叛付出了极大代价,他们痛恨战乱,对无能的朝廷也必然感到失望。仇兆鳌先生在《杜少陵集详注》中云:“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在如此危殆情况下,军队的将领及差役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取胜需要百姓的积极支持拥护,不懂体恤,反而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苦难的老妇面前,仍然是“怒”颜相对。诗人把老妇之“苦”与对差役之“怒”并列写出,对差役做何感想?虽然杜甫没有明言态度,但针砭批判意寓其中。

唐军的屡屡失败令杜甫痛心,此次的邺城之败使得兵员严重不足,原因除了不可避免的伤亡之外,主要是主帅主观指挥错误而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征兵之时如石壕吏暴怒对待百姓,路上拉人从军如驱鸡犬,军中用兵如视草芥,这显露出唐军治军残酷的弊病。杜甫的揭露与讽刺,正是针对此而作。而平叛战争的必要性和治军残酷性的交织,使得诗人在写法上存在支持鼓励百姓从军与对唐军的揭露讽刺并存。但仅仅就杜诗名篇“三吏”“三别”而言,这种支持与讽刺的写法不都是统一存在每一篇之中,其中的《新安吏》是鼓励与揭露兼备,而《潼关吏》和《石壕吏》例外,《潼关吏》看不到揭露讽刺的诗句,而《石壕吏》则有对石壕吏的揭露,无鼓励老妇及老翁从军的内容。

综上所论,《石壕吏》反映了诗人杜甫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的批判。杜甫对官吏、百姓角色的矛盾心理,统一于他希望社会安定,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忧国忧民情怀中。作为中学语文教材,语文老师对《石壕吏》主旨的理解、把握,直接影响到中学生对它的理解、接受。因此,对《石壕吏》主旨的准确、透彻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霍松林.杜诗赏析——《石壕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

[3]魏振华.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去,请舍生取义上来——浅析让《石壕吏》走出初中教材[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06):130-132.

[4]朱明伦.谈《石壕吏》中的人物形象[J].辽宁师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2).

[5]迟乃鹏.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J].杜甫研究学刊,2004(01).

[6]肖澄宇.《石壕吏》辨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03).

猜你喜欢
主旨杜甫
主旨大意题
登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