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2016-05-14 02:06崔淑婷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学成绩学困生途径

崔淑婷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途径,即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培养学困生的情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学困生 数学成绩 原因 途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常常表现在:学习兴趣不强,动力不足;自控力弱,禁不住外界的诱惑;学习习惯差,具有较强的惰性心理,做事不能坚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学习自信心差,总是在失败中挣扎,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而且,数学学科前后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后续学习要以前面相关知识为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那么学生在学业上的欠账越来越多,无法偿还,最终造成数学学习困难。

二、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方法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要求一切,要求所有的人。”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冷眼里有瓦特,教鞭下有牛顿。不管数学成绩多么差的学生,都可能具备无限的潜力,他们的数学成绩暂时不如别人,但是这并不见得他们永远落后。事实上,很多学生因不被教师认同而被扣上“学困生”的帽子,这打击了他们的进取心。因此,对于数学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不要看不起他们,要主动接近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尽快帮助他们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

(二)沟通交流,循序渐进,注重夯实学困生的情感基础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都如此。比如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要孩子成绩不好,则对其非打即骂。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探讨学困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解决学生的疑虑和矛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优点,增进家长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久之,学生与家长的关系缓和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三)耐心细致,持之以恒,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或者改了这个缺点,又出现那个缺点。因此,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能急躁,气馁,要耐住性子,静下心来,认真查找原因。教育家洛克指出,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因此,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的途径。

首先,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根据观察,学困生大多不会主动预习或者与预习方法不当。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预习环节,并在教学中不断训练学困生预习的方法,使学困生逐步养成预习习惯。

其次,培养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学困生在课堂上更多时候是听众,而不是参与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教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再次,培养经常复习的习惯。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加大复习频率和强度,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引导学困生养成及时复习、经常复习的习惯。

最后,培养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拖拉作业是学困生最常见的表现。教师要分析原因,多关心指导,及时督促,使学困生变得勤快起来,培养其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循循善诱,多措并举,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以有趣的人或事导入新课。

第二,从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困生的练习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获得成功体验。

第三,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形成集体探索的氛围,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五)善于鼓励,体验成功,注重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学困生不是已经定型的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困生的细小进步,要能看在眼里,并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在课堂上,教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解答。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作业数量,适当降低作业难度,保证学困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随着学困生的不断进步,教师要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数学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多措并举,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提升其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宁永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基础教育参考,2012(12).

猜你喜欢
数学成绩学困生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