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6-05-14 02:22胡晓林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兴趣点教学理念教学效率

胡晓林

【摘 要】教学效率,就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既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又需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关键词】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 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 兴趣点

初中与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对比,使很多学生感觉初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觉得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上课虽然认真听教师讲课,看起来好像已听明白,但自己动起手来却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分数,不论是对于学困生还是对于优秀生,都采用“题海战术”——过度加码,强化训练,增加作业量,使学生不堪重负。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使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就是一个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的重要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的高效率,就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越多越好。换句话说,就是抓紧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效率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的结果方面,指多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又多样,则教学效率高。这里的要点有:一是综合的效果,二是时间的充分利用,这是效率的两个方面。

无论是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提高效率”就是这节课让学生见识更多的题型,做更多的题,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引导和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长期的发展,也不符合我们现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的观点、数学的思考方式、数学的逻辑。这样,无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是否会用到数学知识,但只要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来思考问题。

从理论上说,高效率的教师不是直接传授学生方法让学生模仿,而是让学生想方法。倘若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应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高效率的数学教师不是让学生的活跃停留在表层上。学生在课堂中表面上可能是安静的,但他们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所以,高效率的数学教师创设的问题不但具有挑战性,而且适合学生的水平。另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领和评价,将宝贵的时间花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上。通过思维的训练,学生不但具备了学力,而且学习数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更为关键的是,高效率的数学教师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及态度,注重迁移性思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仅是信息,学生接受了教师传递的信息和学生消化信息是两回事。要想使学生达到思维的迁移效应,就必须让学生在关系性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迁移性理解。毕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逐步建立知识恰当心理表征的思维过程,然而该过程具有内隐性,不能只靠认知测验简单测出。要想获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就不能仅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分数多少,而应注重提问的质量。问题通常包括综合问题与迁移性问题,要从多个方面获取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相关信息,并做出综合判断,从而调控教学。所以,高效率的数学教师往往特别重视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满足于让学生接受或记住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看,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先导。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节约课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度量。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在学生听得懂的前提下,注意知识的生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思维容量越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主解决的问题越多,获取的解题技能越多,对问题的研究越深入,知识产生的远期效果越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学生怕数学,主要是怕做题。习题是数学的心脏。波利亚有一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他强调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一堂好的习题课,应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入手,使学生有计划地巩固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经历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习题课前,教师应做好习题材料的准备,做好训练技能的准备,做好培养能力的准备。通过习题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澄清模糊概念,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解决疑难,梳理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一定是形式多样,不一定多么独特,不一定有很多学生活动,关键是这个教学设计是否符合你学生。不同的班级适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课程适合不同的教学设计。有的课程适合由学生讨论思考,有的课程适合学生独立思考,有的课程则需要教师专门讲授。这也就意味着,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活动每个环节的设置都需要精心准备,反复推敲。这个设置可以与同事合作讨论完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完成,主要还是要以学生的学习起点预设。比如,引入环节创设情境要从学生比较了解的生活出发,不要过于拔高;也可以选择学生平时练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创设情境。比如讲“销售问题”,如果选择大商场销售情境,不符合多数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换成“学生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批发学习用具来销售”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小情境,学生就很好理解了。

三、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没兴趣则只能被动学习。虽然每个学生的数学天分不同,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断寻找,精准抓取学生的兴趣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思起于疑,只有在疑的作用下,思考才会发生,学习才会有动力进行下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质疑的氛围。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渴望,只要教师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他们内心的渴望,他们就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从不敢提问变为敢于提问,从不善于提问变为善于提问。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热情和耐心,就像父母教孩子说话、走路一样,不要怕浪费时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要让他们多思考,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创造质疑的环境,一定要有质疑的价值,不要为质疑而质疑,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一个好的问题的启发性不但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重要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这些问题要么能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式,要么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一个好问题的可发展空间是说问题在得到解决时就会结束,而是暗含着对原问题的某部分做出变化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新的结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新课讲授主要是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而练习才是教会学生怎样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学会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这样的数学教学体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同时,练习不是一个问题的反复训练。教师选取练习要具备代表性、多样性、层次性,同时要在练习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敏捷性。丰富多彩的练习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不管一节课设计得如何优秀,关键还是看接受者的接受程度。说到底,课堂教学是一场人与人的交流。所以,教师要用心去教授每一节课,而不是机械地为讲授而讲授。教师要用心去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新课程强调要注重发现数学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培养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暴露数学思维的过程,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比解一百道题都有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也就是数学建模。建模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利润、成本、保险、储蓄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极好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此外,教师教学要防止走向极端化、形式化。比如,一味地追求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失去了数学的严谨性;片面地强调观察,动手,猜想,追求不必要的设计。总之,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多进行反思,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高效教学需要长期坚持,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真正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论——走向高效率的数学教学(理论篇)[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6.

[2]喻平,涂荣豹.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涂荣豹,王光明.新编数学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兴趣点教学理念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点
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