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冬冰夏用

2016-05-14 09:43王冠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冰雕雪糕冰激凌

王冠

夏季只要天气晴好,就会赤日炎炎,热浪滚滚,不得不出行的人,只能在烈日下炙烤。这天,冰冰和爸爸到中国民俗博物馆去参观。走到半途,看到有卖冷饮的,冰冰吵着要吃,爸爸也感到口干舌燥,就各买了一支雪糕吃起来。

冰冰开心地说:“爸爸,现代人真有口福,有雪糕、冰激凌吃,古人恐怕就没有这么惬意喽!”爸爸说:“谁说的?儿子,你有所不知,世界上最早的冰制冷饮就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贵族为了消暑,让奴仆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唐朝时,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状态,从此人们就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从那以后,逐渐出现了做冰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那和现代的冰激凌已是十分相似了。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这种方法带到意大利,才让冰激凌在欧洲与世界各国流行起来。”

冰冰饶有兴趣地问:“爸爸,那么古人到哪里去取冰,又把冰藏在了什么地方才能放到夏天用呢?”爸爸说:“当然是到结了厚冰的河里去取呀!至于藏冰的方法就多了,有藏在地窖里的,有藏在井里的,还有藏在冰鉴里的。噢,冰鉴就相当于现在的冰箱。”“冰箱?那时没有电,我看也只能短时间用,可能是夏天才从地窖里取出冰来,再临时放在冰鉴里,这样取用就方便了,对吧?爸爸,你还能再介绍得具体些吗?”“行啊,儿子的愿望还能不满足吗?”爸爸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冰鉴,《周礼》就有‘祭祀供冰鉴的记载。三国时,人们就把‘冰库‘凌室搬到了地上,建造了‘冰台。据《魏志》记载,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到了隋唐时期,民间肆坊出现土冰库,用冰储藏食品、制造食品的就多起来了。”冰冰说:“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啊!”

爸爸说:“冰冰,看来你对古人用冰很有兴趣呀,那我再给你讲个这方面的故事吧!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宠妃杨玉环有个堂兄叫杨国忠,生活十分奢侈。他为了笼络人心,让匠人用坚冰雕镂出凤凰、瑞兽等美丽造型,系上彩带,放在精致的雕花盘中送与王公大臣,给他们做装饰,还能降低室温。每到夏天,他还让匠人用大冰琢成山,摆在宴会厅四周。他邀请来的赴宴者虽饮了许多酒也不会感到热,甚至脸上还有寒色。因此有人竟带着丝绵衣服前来赴宴。这是我国最早的宴会冰雕。”冰冰说:“哦,原来冰雕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啊!我知道哈尔滨的冰雕非常美,爸爸,您什么时候带我到那里去观赏一下呀?”“冬天吧,冬天在哈尔滨冰雕节上能看到很多很美的冰雕!”

爸爸说:“冰冰,明天我买雪花酪给你吃。”冰冰问:“什么是雪花酪呀?”“呵呵,又感兴趣了吧?雪花酪就是土冰激凌,但比冰激凌爽口,是非常中国化的饮料。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它是用刨床将天然冰刨出冰屑,再浇入果酪、浓酸梅汤等,用棍搅拌均匀而成的,盛入盅内,可半饮半嚼。雪花酪是旧社会穷人孩子能买得起吃得上的零嘴。尽管如此,也往往是在孩子苦苦哀求后大人挨不过,才买一碗让全家孩子解馋。哪像你,一人独吃,没人和你抢。”冰冰笑着说:“是啊,谁让你们只生我一个呢?爸爸,我们现在什么季节都能吃到雪花酪,那时候是不是这样?”“那时的孩子可没有这么幸运噢,他们要等到农历四月才能吃上呢!北京的城隍庙开庙门时,大殿前东配殿的台阶上,就有卖雪花酪的。”“原来如此啊!”

爸爸说:“冰冰,你知道吗?古代也有公益事业喔,那时候叫做善事。在大伏天,官宦人家为了表示体谅在骄阳下奔走劳作之人的疾苦,在门前搭一席棚,上挂黄布四块写‘皇恩浩荡,下放一木桶,内盛凉水,上面放块大冰,施舍给人们喝。如果是商家或是大户人家舍冰水就会写上‘普结良缘,也就是要增强与民众的亲和力。”冰冰赞赏地说:“原来中国古代就提倡做好事,看来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光荣传统啊!”“好了,介绍完毕,快进民俗博物馆参观吧,参观完,我们就去吃雪花酪。”“不等明天啦?”冰冰欣喜地问。爸爸笑着说:“我知道你早就等不及了,就提前了!”“太好了!”父子俩快步走进了民俗博物馆。

(编辑 孙世奇)

猜你喜欢
冰雕雪糕冰激凌
自然冰雕
哇!甜甜的冰激凌
雪糕
冰的礼物(环球360°)
美人鱼
一支雪糕
小熊当当吃雪糕
雪糕
冰激凌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