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教授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经验浅析

2016-05-14 10:43詹晓凤陈涛张换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尿失禁

詹晓凤 陈涛 张换友

摘要:尿失禁是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严重及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治疗尿失禁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周红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在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膀胱,与心、肾脏腑功能关系密切,运用桑螵蛸散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多有良效。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周红教授临证思路。

关键词:周红;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桑螵蛸散

中图分类号:R25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01-03

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围内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老年男性。据WHO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08)显示,2008年前列腺癌居全球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1],在我国肿瘤登记地区中,前列腺癌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率第 2 位[2]。目前前列腺根治术已被多数泌尿外科医师认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但尿失禁是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严重及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西医认为影响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盆底神经损伤,尿道外括约肌损伤,破坏尿道括约肌群及其悬吊固定机制,以及膀胱颈切除术及患者年龄高、盆底肌肉弹性降低有关。[3]

周红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四川省首届名中医刘碧清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肿瘤专家何光鑑教授,从医二十余年,积累丰富临床经验,临床上运用桑螵蛸散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多有良效。笔者有幸能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辨证前列癌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经验浅析于下。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周红教授认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膀胱,与心、肾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属于传统医学中“小便不禁”、“小便失禁”、“遗溺”等病证的范畴。如《内经》中提到:“膀化不利为癃,不约则为遗溺。……故有小便湿而遗者,有失禁而出不自知者”。

11 膀胱气化失司 膀胱是人体贮藏尿液之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先是贮藏津液,后待膀胱气化,排出于体外者则为尿液。故《杂病源流犀浊·膀胱病源流》说:“水液自小肠泌,则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气化则是指膀胱气化、排泄功能,膀胱气化失司,则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及“水泉不止”。膀胱的气化功能即膀胱的开合功能,是尿液生成和排泄的中心环节,而任何影响膀胱开合功能的因素都能引起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障碍,如《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治遗尿诸方》中提到“膀胱虚冷”会影响膀胱失司,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提到“下虚内损,则膀胱不约,便溺自遗,或尿后遗余溺,皆火盛水不得宁”皆阐述了膀胱阴阳失调而致遗溺,而前列腺癌患者大多为正虚毒恋,其膀胱之气较常人多亏损,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邪毒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体外,但膀胱之气亏损更重,故根治术后尿失禁者较多见。

12 肾气、肾阳不足 “肾主水,司气化”,全身的津液疏布、代谢都要通过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肾脏的蒸腾气化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成小便。故如《素问·痹论》云“淫气遗溺,痹聚在肾”,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与肾脏的气化功能直接相关,肾气、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则小便排泄无度,如《诸病源候论·小便不禁候》云“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膀胱虽然主小便开合,但全赖肾脏的气化功能为其提供了原动力,如《诸病源候论》卷十五膀胱病候云:“膀胱… …肾之府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肾阳虚衰不能约束小便,则如《赤水玄珠》中云“小便多而频,不计遍数”。而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老年男性,本已肾脏虚衰,且病邪直接入里损伤肾脏主水功能,加之前列腺癌根治术过程中消耗了肾气和肾阳,是以如张景岳《景岳全书》云“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仲景曰下焦竭,则遗溺失禁”,肾为先天之本,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多已动摇肾气、肾阳,而尿液的排泄虽属膀胱的功能,但必须依赖肾气的固摄,若肾气虚衰不固,则致膀胱失约,无力固摄水液外泄则出现尿失禁。

13 心肾不交 水液自小肠泌,则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奇效良方·遗溺失禁》云“肾属水,合膀胱表里,膀胱为水之府,水注于膀胱,而泻于小肠,实相交通也”,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肾相交,小肠主液功能正常,水分能正确输送下去,进而膀胱能正常储尿,膀胱也能恰当地控制开合,正常排尿,“若心肾气弱,阴道衰冷,传送失度,必遗尿失禁”。正如《寿世保元·遗溺》中所说:“夫尿者,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膀胱为传送之府。心肾气虚,阳气衰冷,致令膀胱传送失度,则必有遗尿失禁之患矣。”心五行中属火,位于上焦属阳;肾五行中属水,位于下焦属阴。生理上,心火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其不寒,肾水上济于心,抑制心火使其不亢,即水火相济,从而水液开泄正常。《景岳全书》记载:“薛立斋曰∶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人之漩溺,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盖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若心肾气亏,传送失度,故有此证,治宜温暖下元……”。心为君主之官,前列腺癌患者癌毒深入,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心之功能早已紊乱失节,加之前列腺根治术后患者肾阳亏虚,故心肾不交,肾气不摄而致膀胱开合失司,小肠与膀胱功能失常而尿失禁。

故治疗上多采用固涩止遗,温补肾阳,交通心肾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周红教授多采用桑螵蛸散加味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

2 桑螵蛸散方起源及方义分析

桑螵蛸散出自《本草衍义》,书中云“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以女劳得之。令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故桑螵蛸散可“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其书中进一步指出桑螵散可治“男女虚损,益精,阴痿,梦失精,遗溺,疝瘕,小便白浊,肾衰”。《医方集解》中也提到其能“治小便数而欠,能安神魂,补心气,疗健忘”,而清代·费伯雄《医方论》进一步指出桑螵蛸散可“交通心肾,去虚热而固精,此方最佳。”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辨证多兼下焦湿热,常合并四妙散加减。方中桑螵蛸补肾助阳散寒、固精缩尿,为君药(《本经逢原》:“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药理试验也证明本药具有抗利尿及敛汗作用。煅龙骨宁心安神,收涩固精(《本草从新》:“龙骨,甘涩平……能收敛浮越之正气,涩肠,益肾,安神镇惊……固精、止汗、定喘、涩疮,皆涩以止脱之义”);龟甲滋阴潜阳、益肾补心(《本草纲目》:“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以上诸药助君药以补肾固涩止遗,同为臣药。佐以当归养心补血,生晒参大补元气、补益心气,茯苓宁心安神,通心气于肾,远志安神定志且通肾气上达于心,并能清心解热(心者,小肠之合也,心补则小肠不虚,心清则小肠不热矣。),石菖蒲开心窍使君主得受参、归之补。

3 小结

周红教授认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之病位在膀胱,膀胱司开合,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排尿,膀胱功能失调则易尿失禁。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正气亏虚,脏腑衰败,气血津液运化失司,其中肾司二便为先天之本,肾主封藏、固摄,肾气司膀胱之开合,肾之功能失职,则水液排泄无度而出现尿失禁;其次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能分清泌浊,且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才能保证心肾传导传送小便功能正常,若心肾不交,则传送无度,小便失禁。桑螵蛸散乃交通心肾、温肾助阳、固涩止遗之妙方,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疗效极佳。参考文献:

[1]Ferlay J,Shin HR,Bray F,et 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2010,127(12):2893-2917

[2]赫杰,赵平,陈万青201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2-5,26-37,74-75

[3]Gillitzer R。Tharoff JWTechnical advances in radical retrepubie prostateetomy techniques for avoiding complicationsPart I:apicaldi-ssection[J].BJU Int,2003,92(2):172-177

猜你喜欢
尿失禁
针刺八髎穴配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并发尿失禁76例临床观察
思维导图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临床效果的研究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3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原因分析及盆底肌收缩力水平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电针神经刺激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疗效分析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尿失禁的影响
自制接尿套在老年男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
40例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