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遵生八笺》中所蕴含的明代士大夫审美观

2016-05-14 22:09蒋松骏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明朝士大夫审美

蒋松骏

摘 要: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他们掌握着文化,对社会的风气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引领着当时美学发展的主流。本文中所讨论的《遵生八笺》一书,不仅在养生方面有着卓越的见解,在艺术鉴赏方面也值得后人称道,蕴含了明代士大夫群体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士大夫;明朝;审美

由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所撰写的《遵生八笺》,初刊于明万历十九年,此书后世多次再版,广受欢迎。其不仅仅是一部养生方面的奇书,艺术审美价值也不浅薄。其艺术观集中体现于《燕闲清赏笺》与《起居安乐笺》之中,表现出了晚明知识分子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生命的忧虑,传达出了当时特殊的时代气息。

1 明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与审美情趣的融合

1.1 风俗变化

明朝前期社会风气朴实敦厚,工艺制品多展现出清新、端庄的面貌,也印证了社会风气。随着财富的增长,社会风气的败坏,世风渐转。“嘉靖以来,浮华渐盛,竞相夸诩”,直至明朝亡,奢侈炫富成风。世风如此,主流工艺美术也从明初的端庄敦厚走向富丽华贵。

1.2 中外交流

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上·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中提到一位浙江人士被倭寇俘虏,学习日本的技艺后辗转回国,用其所学而制的假倭炉广受欢迎。明朝采取过海禁等一些政策,使得工艺美术受到的外来影响相比唐宋等朝较少。而明代工艺美术对外影响要大得多,尤其是陶瓷方面,远销波斯,在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均有大批效仿。

1.3 士大夫与民众审美情趣的交融

明代后期,部分体现文人士大夫情趣的民间制体现出古雅清秀的面貌,掺杂了市民的审美趣味,已经从元人的高逸滑落下来。这类制品如宜兴紫砂、嘉定竹刻、上海顾绣等。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开始倾向于描绘世俗的人情世事,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也向华丽典雅的方向转化。这一种融合使得当时人们的审美风尚多元并存,雅俗共赏。

2 审美观中的尚古倾向

2.1 追慕古人

对于“古”的审美追求可谓体现在明代工艺美术的方方面面,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表露出了大量的尚古情怀,《起居安乐笺》上下两卷,凡六条,每条起首列《序古名论》,以示以古人言行为圭臬,追慕古人心迹之情。仿古之风盛行,不仅体现在官府作坊的制品当中,这种风气也流行于民间,“皆尚商周、秦汉之式”,如瓷器中的德化白瓷,苏州的家具装饰。还引出了“海内僻远皆效尤之”的局面。慕古尚古的情节不仅是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直到今天仍然在知识分子文人雅士的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影响力。

2.2 仿古名家

明朝的仿古名家周丹泉,字时道,苏州人氏,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景德镇烧瓷,为当时制瓷名手。他所制的仿古瓷器往往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而客商多出重金争相购买,以至千金争市,供不应求。

2.3 名家赏古与评断

高濂在论画篇章的慕古之情也表露在对赵孟頫和元四家的激赏上,赵孟頫提出“弃宋、宗唐、求晋”的口号,他的师古,是在技法上师古,“师古不师心”,师造化与师古人统一,作品温润娴雅,高古沉静。如高濂在著作中论述定窑出品的器物虽然精巧玲珑,但论到古意之上还稍有逊色。明朝的文人士大夫在赏鉴古玩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和审美的品位,使身心获得了的超越和满足,并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层面。

3 对自然的向往

3.1 自然的器具

中国的文人雅士多崇尚自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表露了他对自然的渴求。他文中写到,“余见友人吴破瓢一几,树形皱皮,花细屈曲奇怪,三足天然,摩弄莹滑,宛若黄玉”,“竹鞭树枝,屈结如意,肖生而柄亦天成,不事琢磨,无一毫斧凿痕,执之光莹如玉,其坚比铁,惜不多得”。这都反映出了对于自然天成,无雕琢痕迹的用品之喜爱。

3.2 居室与自然的融合

高濂在书中所写,将居室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满足了高濂对大自然的渴盼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晚明士子清逸绝尘的生活趣味。明代的园林修建多是效法自然,将自然中的花木放置一起,小桥流水,一片人为的“自然”美。园林中的明式家具,少有华丽雕饰,更无厚漆粉刷,将木头自然的纹理展露其表,尺度合适,自然舒适。“几塌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这差不多就是明式家具的审美追求,也展现了明朝士大夫的自然审美趣味。

3.3 自然中的天趣

在对唐宋等前朝书画的比较评判中,高濂将对自然的渴望提高到了“天趣”的层面。“神”就是天趣,这是高濂对天趣的见解。他认为,画应该是“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是也”。“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求神气于形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神”是三者之首,便是三者的关系。

4 统治者对士大夫的影响

4.1 明后期风气日下

明中期起,政治渐渐腐败。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皇帝昏庸,阉党当政,“弃市”、“诏狱”不断,野蛮的杀戮慢慢地蚕食了明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信念。知识分子意识到现实中的种种失意,便会很轻易地陷入人生的颓圮之中。这种颓圮的心境逐渐转化为轻浮狂荡之风,对生命的价值没有了清晰的向往,从此放纵自己的欲望。

4.2 思想解放的客观产生

知识分子的放纵与当政者的荒淫无度相比,他们的纵欲还是理性的。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放置于世俗之中,使得生命获得放松与解脱。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明朝中后期整个社会已经陷入病态,但在客观上也因此产生了解放思想,挣脱封建束缚的作用。

4.3 高濂的个人品格

位于乱世中的高濂,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深知同时代文人的癫狂和对生命的种种浪费。高濂利用自己的时间与经历,在信息匮乏的年代,通过观摩实物,收集各种知识再加以自己的评鉴,最终写成了举世瞩目的养生奇书。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诫人们,世事虽不得人意,但事在人为,不要执迷不悟,需珍惜自己的生命,迷途知返。

5 结语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不仅宣导了自己养生之道,更教人如何识别艺术品,并对各个门道加以自己的评论,让人学会欣赏艺术。由此一来《遵生八笺》不仅仅是一部养生方面的优秀著作,更是对明朝士大夫文人文化的尚古慕古,崇尚自然,淡泊虚静,并与市民审美趣味有所交融的审美情操的一次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燕.中国古代艺术论著集注与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 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罗筠筠.雅俗互补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J].北京社会科学,1997(02).

猜你喜欢
明朝士大夫审美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