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年来实施治污保洁工程1450项

2016-05-14 02:10丁媚英简伟
环境 2016年8期
关键词:深圳考核生态

丁媚英 简伟

2015年5月,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和市长许勤向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汇报了深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双方议定:深圳将在环保部的指导下争取在2020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实际上,深圳作为率先发展、先期便承受环境压力的城市之一,较早就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较早地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探索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和行动的结合体,多年来,除了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深圳市一直通过治污保洁工程平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行动的落实,较好地发挥了全市环境治理项目的统揽、统筹和优化作用,迄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完成投资557.25亿,深圳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年一个台阶

实现平台不断拓展

2003年,治污保洁工程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后,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2004年成立治污保洁工程领导小组,2005年全面部署实施治污保洁工作……11年来,深圳环保人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大环保、大结合、大计划的开拓理念为指导,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实现平台不断拓展、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以大环保理念构建治污保洁平台。深圳治污保洁工程构建了“大环保”格局,统筹了全市各区和新区、市直部门、国有集团及重点企业等38 家成员单位的力量,举全市之力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从被动参与到主动配合,从逐步认可到积极谋划,再到逐级考核,治污保洁已然成为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平台,也成为各区、各部门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

以大结合理念指导环境改善思路。按照工程与管理相协调的大结合理念,治污保洁任务以工程项目为主,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项目为辅,坚持末端治理与源头污染防控相结合,工程建设、运行与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相结合,从而更大地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大计划理念保障项目延续。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治污保洁先后出台了两个五年行动计划,对政府各类规划进行具体细化,作为项目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年环保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及工作重心调整,制定各年度任务方案。

推陈出新

实现令不虚行

11年来,治污保洁平台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究其原因,贵在坚持,重在创新。深圳环保人以内容创新、管理创新、考核创新为核心主线,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先后建立了 11 个工作机制、9 项工作制度,有科学计划,有过程跟踪,有量化考核,令不虚行。

建章立制,科学统筹。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治污保洁工作,在省、市各相关规划、计划、方案、会议等基础上,对既定“文件”进行具体细化和延续部署,真正实现了“计划”与“落实”的有效衔接。同时,细化阶段性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促进项目的有效落实。

任务分批,动态调整。年度任务分批下发,涵盖每年各阶段工作重点,确保任务制定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既定原则和程序,年度任务可动态调整,既尊重任务实施的客观实际,又避免任务调整的随意性,保证任务的强力推进。

监督跟进,定期评估。创造性地引入了第三方现场督查制度,每月现场查勘,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多年来纳入第三方现场督查的项目达 705项次,编制督查报告141份。还先后完成了三年、八年和十年回顾,不断地总结经验。

多方考核,奖罚分明。考核机制健全、程序严谨、规则明晰、不断完善,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环保专家共同参与,自查、第三方督查、现场检查、逐项佐证资料审核相结合,评定标准精细量化、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总体认同度较高。考核结果进一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还建立了约谈制度和表彰激励机制,11 年共评出领导小组特别奖 23个,优秀项目83个,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效应。

收获硕果

环境指数显著向好

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发挥效益慢,环境质量改善不能一蹴而就。11年来,深圳市GDP总值增长5.1倍,环境压力巨大,但深圳水、气、声、固废、生态等环境指标均显著向好,可以说,持之以恒、稳步推进治污保洁工程,为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持续促进深圳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投资557.25亿,其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47项,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5座,新增污水配套管网1400公里,深圳市主要河流水质改善明显;饮用水源整治77项,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饮用水和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气污染防治254项,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持续保持低位水平,灰霾天数和PM2.5年均浓度持续降低;噪声治理项目29项,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了0.9%,交通噪声达标率提高了16.5%;固体废弃物治理110项,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生态修复与建设项目135项,建成绿道2400公里,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公园总数达到911个,是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治污保洁平台也为深圳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两次复核、珠江综合整治和广东省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阶段目标及世界大运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特别是深圳近年来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大力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了深圳大气质量提升40条、水环境治理40条、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案等系列措施,相关具体任务均整合纳入治污保洁平台推动实施。

显然,治污保洁工程已成为具有深圳特色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平台和长效手段,也是深圳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的推进器,是深圳实现“深圳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将投资超800亿治理水环境

当前,深圳已明确了深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方向,今年1月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人大二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率先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十三五”期间将投入超过800亿治理水环境,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到2020年使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广东省考核要求,同时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

治污保洁平台将继续服务于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和布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圳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难点。2016年,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部署,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提升这一根本出发点,积极投入治水提质攻坚战,大力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通过进一步加大专项督查督办、建立项目档案库、强化调研和服务等措施,强化平台对全市污染治理项目的统揽、协调和优化作用,确保衔接有序、约束有力,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据介绍,2016年全市治污保洁工程现已下达两批任务共369项,包括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8项、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1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53项、噪声污染治理2项、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35项、生态恢复与建设12项、产业升级和绿色系列创建与清洁生产12项、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26项。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治污保洁工程将突出问题导向,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挖掘亮点,重点推进七项工作。

一是加快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改造提升、污水管网建设、河流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项目实施。

二是以发达国家先进城市为标杆深化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在抓好市民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扬尘污染治理的同时,着力补齐柴油车、船舶及挥发性有机物三块短板。

三是稳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既有设施运行效果评估及改造提升,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公园建设、绿化提升及生态恢复改造工程。

五是加强市民投诉集中的施工及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噪声扰民。

六是加快淘汰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推进清洁生产。

七是通过加大环境管理和能力建设,从政策、管理和技术规范、监测监控、技术创新、资金等方面为环保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深圳考核生态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第二届深圳时装周永不止步的时尚舞台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