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的小安

2016-05-14 16:55何小竹
青春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安精神病院疯子

何小竹

我认识小安很早,1988年,那时她还是杨黎的妻子。但在见面之前,我已经在《非非》创刊号以及《非非》第二期上读到了她的一些诗,很喜欢。我到成都出差时,也常在他们家蹭饭和留宿。她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安静的人,只是当她面对杨黎的时候,才变了个人,暴露出她的坏脾气。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她,我后来与杨黎有过数年的共事,能保持好脾气那是需要十分强大的定力的,不然就疯掉了。当然现在反过来了,杨黎的脾气比我和小安都好。

小安天生是个诗人,但她又能在四医院这个地方安之若素,一干就是三十年,真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里要向读者交代一下“四医院”是个什么地方?在成都,“四医院”是个特殊的词汇。比如朋友间开玩笑,说某人脑子不太正常,是从“四医院”跑出来的。四医院,即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一家收治精神病患者的专业医院。通俗地说,就是精神病院,或“疯子”医院。

就算我能设身处地去想象她的职业生活,也想象不出这将近三十年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直到读了她的短篇小说集《我们这里是精神病院》,才开始有所理解。

在小安的笔下,“疯子”们的生活虽然看上去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显得有些荒诞,有些黑色幽默,但感觉上,他们是快乐的,比我们这些“正常人”快乐。我猜测,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正常”的世界里痛苦过,忍受不了,到达极致就疯掉了,但同时也就解脱了,变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所以看上去他们是快乐的。

这种快乐也常常感染到我们的安护士。小安自己曾说过,她其实喜欢与这些“疯子”待在一起,并不讨厌自己的这份工作。这是由衷的话。她可能有时候也有点烦这些“疯子”,也不认为长期跟这些“疯子”待在一起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什么惊喜。但她待下来了,且一待就是将近三十年。我觉得,她是因为单纯才待下来的。即,一个像小安这样单纯的人,又是一个天生敏感的诗人,她要待在“正常”的世界里是会遇到很多麻烦,遭受很多痛苦的。而在精神病院,工作相对单纯,每天所面对的人,也多是单纯之人(即那些“疯子”),因此,她才会说,自己喜欢跟“疯子”待在一起,并不讨厌这份工作。

1998年,我接手一本周刊,把小安从四医院拉出来,短暂的做了几个月的编辑。而这几个月她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不自在,乃至于焦虑、紧张,让我也不忍心再勉强她,挽留她。

小安一直写诗,本没有写小说的打算。她的诗简洁、精炼、平实、朴素,而又不失生动和新鲜。读小安的诗,你会先感到亲切,亲切之后又有些讶异,她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或者,你先是讶异,诗怎么是这样写的?但当你读下去之后,又会感到亲切,发现她写的其实也是自己的身边之物,日常之事,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已,被小安这样写出来,一下便有了共鸣。

用世俗的眼光看,小安不是一个“成功”的诗人,诗歌写作也没给她带来多少荣誉和实惠。比如我曾经认识的他们精神病院的一位副院长,他就不知道小安是个诗人,只知道她工作之余喜欢打麻将。说起麻将,这确实是她写诗之外的第二大爱好。但爱归爱,她在麻将桌上的手气却是远远不如她写诗的才气,基本上是输多赢少。有一段时间,在我们朋友聚会中,她开始喜欢谈论钱的事情,感觉她很想多挣点钱,这大概与她在麻将桌上的失利有关吧。于是,我们便鼓励她写小说(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小说还是可以卖点钱的,如果畅销了真的会变成有钱人)。起初她有点抵触,不想用写小说的方式赚钱,还不无讽刺地说,是哦,长得丑就写来卖,长得漂亮就直接卖。但我们说,除了卖钱以外,小说也是一门艺术,值得去尝试。

她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写了几篇,给我和杨黎看,我们都觉得写得好,但还不是能卖钱的好。我们的意见其实很俗气,希望她写的是那种又好又能卖钱的小说。小安让我们举几个又好又能卖钱的例子让她看看,这难倒了我们。环顾四周,好的小说都没畅销,畅销的小说都不好。我就说,你还是随便写吧,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怎么写,就像你写诗一样。

这样又过了几年,还是没看见她写小说,大家似乎都快忘了这件事情,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在博客上写起了“疯子的故事”,一天一篇,有时隔两天一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幽默,故事奇诡、新奇,一下赢得众多粉丝围观,我自然是其中的一枚铁粉。感谢博客!让小安不为钱而有了写小说的动力。同时,也要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编辑雷淑蓉,是她慧眼识珠,看到了小安这些“疯子的故事”的市场价值,联系上小安,跟她签订了出版合同,才有了《我们这里是精神病院》这部清新、脱俗的书。这部书虽然没有达到“畅销”的程度,但好评如潮,凡是读到这部书的人都说好。我更是认为,它是这二十年来中国最好的短篇小说集。

我曾经问过小安,你成天跟“疯子”打交道,而且,这交道一打就是二十多年,你感觉精神病人跟我们所谓的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吗?你从他们身上有没有得到过诗的灵感?或者说,你是否有意识地从他们身上思考过一些什么?小安回答说:“对于学医的来说,什么病都只是病,哪怕它是精神病。只是这种病是有些奇特,永远找不到相对应的部位,脑电图又正常,而且永远治不好。他们那些东西,太多太多,稀奇古怪的,只好不以为然了。”

关于诗人的身份,关于“成功”,我也问过小安,她的回答是:“我自己也觉得不太成功,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了。我的同事、个别病人也知道我写诗,天天打交道,也会说到诗这儿。他们最远到朦胧诗为止,也只是知道‘朦胧诗这三个字。当然,我是不会主动和他们谈的。写诗也不是写给大众看的,不管他们多么好。在我内心深处,非常非常喜欢我自己是个诗人,它对我的生活来说是个享受,和爱情差不多吧。”

与小安认识快三十年了,印象中她就是一个对外界不太关注的人,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她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我又不相信她对这个世界完全漠不关心。有次我问她,在你工作和写作之外,你还会对什么事情感兴趣?你会用什么眼光去审视身边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说:“写诗也是世俗化的呀,是个人的世俗化。我喜欢金钱、地位、温暖的家,只是能力太差,而没有得到,认命了。我甚至很在乎自己的容貌、魅力,经常问身边的那些美女,你作为一个大美女是什么感觉啊?”

哈哈,我也很好奇,那些大美女会怎样回答小安的问题呢?

猜你喜欢
小安精神病院疯子
家里有蟑螂!小安教你轻松消灭它
我的房间里有头熊
小安与你“食”话实说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
末世之美
——被大自然接管的精神病院
荡秋千
小安告诉你
小安告诉你
新局势下浅谈精神病院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
被疯子治理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