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6-05-14 08:39帅转哲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矮化土壤水分除草

帅转哲

一、土地选择。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川草甸土地块,以玉米、杂粮茬为宜,整地时间和质量是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整地作业上,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秋翻深度一般为16-2cm。翻耙时应做到不起大块,不出明条,不重耕,不漏耕,耕深一致。轻耙深度要达到8-10cm,重耙达到14-16cm。耙耢作业后,土壤要细碎、地面要平整,耕层内无大土坷垃及空隙,不漏耙,不拖堆。大豆茬和其它杂粮茬地块应在收获后及时进行垅沟垅体深松,深松后随即进行旋耕达到播种状态。

二、选种

1、品种选用原则:(1)把好熟期关。品种的生育日数,要在当地无霜期内留有余地,能正常成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防止越区种植。(2)要注意地势和土壤肥力。低洼地肥力高的地块宜选择喜肥水的品种。(3)良种配良法。垄上精量点播、等距穴播、三垄栽培等良法,宜选用中熟、中晚熟、植株高大,秆强茂密性好的品种。窄行密植等栽培方法宜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分枝少、秆强、株形收敛的品种。

2、种子处理:在保证选用品种保持原品种种性的增产潜力条件下,可采用富尔“千斤顶”(大豆专用型)拌种,最好少对水或不对水。该药剂每瓶250克,2瓶可拌1公顷地用种。要做到拌种均匀,阴干后种子不膨胀,种皮不开裂,然后采用含防虫、杀菌、含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种衣剂进行包衣。

四、播种质量。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温度以地表面5厘米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6-7℃时为标准,湿度以10cm耕层内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为宜。如遇春旱要滤水播种以保全苗。一般控制在5月中旬之间进行播种,避免因播种过晚而贪青晚熟。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

三、合理密植。大豆密植遵循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贫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中熟品种宜稀;主茎结荚品种宜密,分枝结荚品种宜稀。公顷保苗35—40万株。

四、田间管理

1、垄沟深施:在大豆刚拱土时进行铲前垄沟深松。

2、锄地与中耕:(1)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2)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铲趟,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3)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铲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4)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不脱节。

3、化学除草:(1)播前土壤处理。在春整地后播种前5-7天处理。要求施药均匀,流量准确,不重不漏。喷后顺、斜各耙1次,施药混土复式作业,混土深度7-10厘米。注意春季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时,不要进行土壤处理,以免影响播期。(2)如播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垄作栽培,也可苗带喷药,施药量按喷洒面积计算,施药后混土2-3厘米。(3)在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

4、叶面追肥或矮化壮秆:(1)在大豆花荚期可根据大豆具体的长相情况进行适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选用富尔655或富尔翠花叶面肥。(2)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

大豆高产栽培中应严格进行规范化生产,对重迎茬问题严重的地区要进行合理的轮作制度,采取包衣、种子消毒剂等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重迎茬的危害。种植密度应视土壤条件而定,对肥力差的地块不宜过多增大密度以求高产,保证大豆稳定优质。

5、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后用三唑酮675 g/hm2对水1 125 kg喷雾防治。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要根据虫害发生的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中下旬危害,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止食心虫的有效措施。花荚期防治豆荚螟、造桥虫、豆天蛾幼虫,在3龄前用4.5%氯氰菊酯375 mL/hm2加辛硫磷600 mL/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红蜘蛛、蚜虫用1.8%阿维菌素225 mL/hm2加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防治。

五、适时收获

栽培技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要做到适时提早收获,即在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的完熟中期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时不留底荚,综合收获损失不超4%,破碎粒不超5%,清洁率高于95%。脱粒后及时进行人工或机械精选,使大豆商品质量达到国家三等以上标准。

(作者单位:154200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矮化土壤水分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第三部】
西藏高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