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16-05-14 08:39王洪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种肥间苗整地

王洪波

一、深翻整地

整地分为两种,一种是伏翻整地,另一种是秋翻整地。

1.伏翻整地

由于小麦成熟早,所以能抢时间进行伏翻。伏翻的深度通常在23~25 cm之间,翻后应及时耙平、耙细。

2.秋翻整地

秋季作物成熟后,立马实施秋翻。秋翻深度比伏翻要浅一些,一般在18~22 cm之间,要求是整齐严密,耕深保持一致。翻后整地应耙透,保留12~15 cm的松土层。秋翻整地应该在土壤封冻前做好。

二、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正常情况下,选择当地正常年份无霜期前1周成熟的品种为最佳,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生产水平,例如施肥技术、播种方法等。

三、种子处理

1.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7%,含水率不高于12%。

2.种子选择。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采用药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拌种或闷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处理,以增强种子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保苗率。

四、适时施肥

大豆施肥技术,对大豆增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1.大豆需肥规律。大豆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开始开花之前称为生育前期,开花始期至开花终期称为生育晚期,开花终期至成熟称为生育后期。

2.基肥、种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施肥,一般要求公顷施氮肥30~75公斤,磷肥75~100公斤,钾肥100~150公斤。氮肥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

3.适合当地的施肥标准。每公顷可施磷酸二铵130~180公斤,硝酸铵80~100公斤,硫酸钾40~70公斤做底肥。

4.大豆追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是否需要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及大豆长势,当然也与大豆品种的耐肥水能力有关。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又较低,植株生长细弱、矮小时,可在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60~75公斤或硝酸铵75~100公斤,追肥时应当与大豆植株保持在距离10厘米左右,追肥后应立即趟地覆土。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可以追施氮肥、钾肥,以促进早熟、抗倒伏。

五、合理播种

1.种植方式。播种实行清种的方式,如果实行间种,最好采用大比例间种,采取4:1或者6:2的做法。

2.种植密度。本着肥地应当适宜稀疏,薄地适宜密植的特点,分枝多的晚熟品种适宜密植的原则,因地力和品种的不同来确定合理密植。实践经验证明,在我县公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22万株。

3.播种时期。在我县大部分地区,当土壤在5~10厘米耕层时温度达到6~9时,在一些先种容易失墒的地块,应及时抢墒播种。在我县后种墒情好的地块,播种最佳时期可以选择在4月25日~5月10日,如果温度上升较高的年份可以考虑提前5天的时间进行播种。

4.播种方法。在我县可以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半精量的播种方法,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并进行及时的覆土、镇压等措施,以利于提墒保墒,确保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六、田间管理

1.深松:为了有效提高地温,保存自然降水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在大豆刚拱土时,可实施铲前垄沟深松。深度为23~25 cm,也可在铲前趟一遍犁。

2.间苗:大豆齐苗后,根据每亩留苗数进行人工间苗。在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之前完成间苗,同时要细致铲净苗眼草与松土。

3.及时铲趟与追肥:坚持做到三铲三趟,铲趟连贯,同时注意铲趟中防止压苗与伤苗。在第二次铲趟时,要及时进行追肥。

4.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每亩用70%都尔100~110 mL,或90%乙草胺100~140 mL,兑水30 kg,实施喷雾。当各类杂草长到3~5叶期时,每亩选用15%精禾草克70 mL +20%虎威50 mL,兑水50 kg,茎叶喷雾。

5.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大豆灰斑病

发病盛期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150 g,稀释1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每亩用150~220 g,兑水100倍液喷雾。

5.2 大豆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700~800倍液,实施喷雾。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700~800倍液,实施喷雾。

5.3 大豆蚜虫

主要防治初孵幼虫和成虫。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22~30 g,或40%乐果乳油每亩75~115 mL,兑水75 kg,在豆苗盛花期连喷2次,间隔10 d左右;初花期每10 d喷洒1次,连喷3次。

七、收获

大豆在生产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收获时间要适时,过早容易产生瘪粒而影响大豆的品质,过晚容易出现减产现象,因此适时和及时收获是大豆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大豆的收获期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割倒后要轻放,尽量避免籽粒散失。大豆收获后,食心虫仍在豆荚里蛀食豆粒,只有在脱粒后才能使食心虫与豆荚中的豆粒分离开,使豆粒不再继续受害。因此割倒的大豆应及时运回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贮藏。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种肥间苗整地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间苗与掐花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