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2016-05-14 08:39郭荣利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乳油整地大豆

郭荣利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黑龙江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黑龙江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农场进行了联合试验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本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它的增产原理是在选择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缩小行距、增大株距、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合理配置,增加绿色面积,改善植株的受光条件,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技术一般可比常规垄作栽培增产15%以上。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这种方法即是R.L.Cooper教授在美国试验和推广的原型技术。其行距和密度要根据采用的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行距为15~35cm,每公顷下种45万~65万粒。垄作窄行密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这种方法是在吸收、消化R.L.Cooper的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的气候特点,嫁接到固有的垄作耕作制上的一种新方法。它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植株分布合理,绿色面积大,群体光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垄作的抗旱抗涝,增加地温,便于管理的优点。大垄窄行密植是指2垄合并成1垄(130~140cm)或1垄半合成1垄(97.5~105cm)的宽台窄行密植栽培。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45~50cm的小垄上的双条播,通过缩垄增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选择品种与种子处理

窄行密植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前提,否则不仅不增产,反而要减产。因此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适宜品种有合丰42、合农60、垦鉴豆23号、北丰14、北丰11、红丰11、黑河38等。另外选择比当地熟期偏早的品种或品系多表现增产,如巴彦选用的黑交92-1372,桦川县选用的宝丰9、北丰11,在当地都是熟期偏早的类型。这一点可作为选择品种的参考依据,但熟期不宜过早,否则浪费积温,影响产量。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良种以上。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成苗率),含水量不高于13%。

要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土壤条件,进行药剂拌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地下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和根蛆,可选用35%的克多福种衣剂等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包衣的方法防治;也可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目前市场上种衣剂品种比较多,效果差异较大,使用是要注意选择。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的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可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同时兼防根腐病。

(二)精细整地

合理耕翻、精细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也是大豆增产的根本措施之一。窄行密植对土壤耕层要求更加严格,平作窄行密植,在生育期间不进行铲趟,增温、防旱、抗涝等能力减弱,它要求有1个良好的土壤耕层条件,要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平整、土壤细碎;采取大垄窄行密植,由于垄上增加了行数,给机械播种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整地要求比常规垄作更高,不仅要求耕层深厚,垄上还必须表土平整、地净、土壤细碎。

平播窄行密植,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cm,耙茬深度为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cm,耙平耙细。

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均在伏秋整地的基础上起垄,进行伏秋翻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大垄窄行密植可用做台机打成90~140cm的大垄,垄高15~18cm,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18cm,小垄窄行密植可用普通起垄犁打45~50cm的小垄,起垄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三)增加肥料投入

窄行密植要实现高产,必须增加肥料的投入并合理施用。首先是增施农肥,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用量22.5t以上;化肥要氮磷钾搭配,施用量要比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25kg,硫酸钾或氯化钾60~75kg,用生物钾肥拌种的可不施用钾肥。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农肥和化肥必须做到深施或分层施。

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进行喷施。对未施用微肥做种肥或没有微肥拌种的地块,可加入微肥喷施。

(四)播种

1.种植方式

大豆窄行密植种植方式,要采用清种或大比例间种。

2.播期

大豆窄行密植一定要适时播种,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一般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15日播种。

3.播法

平作窄行密植播种可采用24行播种机,隔1个播种口堵1个播种口,也可以采用John Deer公司生产的联合播种机。30cm行距的,除采用以上机型外,也可采用东农研制的依靠小四轮驱动的1.4m精量点播机。

大垄窄行密植,机械垄上按行等距精量播种,3垄变2垄的,垄距为90~105cm的大垄,用海伦农机修造厂等生产的垄上4行播种机进行播种。2垄变1垄的,垄距为120~140cm的大垄,用桦川的桦丰2BKM-IB型大垄窄行专用播种机垄上播种6行;45~50cm的小垄,可在原机型上进行适当调整,垄上播2行。

4.密度

窄行密植,西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3万~38万株,东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6万~46万株。

(五)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

(1)播后苗前施药 土壤墒情好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春季干旱区提倡苗后除草。在大豆播后出苗前,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ml(或90%禾耐斯1560~2200mi),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g,或加48%广灭灵乳油800~1000ml,或加75%广灭灵粉剂15g~25g,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ml,对水200kg土壤喷雾。

(2)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ml,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750~1000ml,或用10.8%高效盖草胡乳油450ml,或用6.9%威霸浓乳剂750~900ml,或用12.5%拿扑净乳油1250~1500ml,对水200kg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25%的氟磺胺草醚1000~1500ml,或用24%的杂草焚水剂1000~1500ml,对水200kg喷雾。

(3)秋施药 在秋季温度稳定在10℃以下,土壤湿度适宜(以翻地不结块为准)的情况下施药。先翻耙平地后。边喷药,边用机车牵引圆盘耙耙1次,耙深10~15cm,待全田施完药,再与第1次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耙地2次,第2次耙深与第1次耙深相同,然后起垄。秋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用量上要比春施药多10%~20%。每公顷可用72%的都尔乳油2500~3500ml,加48%的广灭灵乳油800~1000ml,或加50%的速收粉剂120~180g,或用90%的禾耐斯2200~2500ml,加50%的速收120~180g。

2.病虫防治

大豆食心虫对大豆外观品质和商品等级影响严重,必须加强统一防治工作。根据虫情预报,在防治时期内如果大豆封垄好,用80%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棒熏蒸,每公顷用药量1.5~2kg;如果封垄差,可用2.5%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公顷用量0.3~0.45kg,加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1)蚜虫和红蜘蛛 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ml,或用10%的比虫啉1500g,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ml,对水450~500kg喷施。

(2)灰斑病 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30%以上出现病斑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旋剂,每公顷用量1.5kg,对水450kg喷施。

3.喷施化控剂

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如生长过旺,可采用多效唑、大豆丰收宝等化控剂喷雾,可保花、保荚,防止倒伏。

(六)收 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割茬低,不留底荚,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5~6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脸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

实行分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3等以上。

猜你喜欢
乳油整地大豆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