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高产栽培方法

2016-05-14 08:39冷国庆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番茄栽培方法

冷国庆

摘要:番茄在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以夏秋季出产较多。其产量多与栽培管理密切相关,只有保持适当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关键词:番茄 栽培 方法

番茄喜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6~18℃。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花芽分化、授粉受精及果实转红都会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茎叶停止生长,2℃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差有利于积累和转输养分,促进植株健康发展,防止徒长增强番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番茄对湿度要求的基本原则是除发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要求较高湿度外,其他时期都不需要较高湿度;对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开花期以及转熟期适当控水外,其他各期都应保证充分的水分供应。番茄营养供应的原则是,番茄需肥量较大,各时期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但各个时期对肥量的需求有一定差异,前期应侧重氮肥,后期应侧重钾肥,磷肥的需求贯彻生育期始终。番茄通过锻炼可提高自身的抗热耐寒能力。北方地区应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降低取暖保温费用,保证番茄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以获得高产高效。在不影响番茄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对番茄进行低温锻炼,成为保护地番茄管理的主要措施,一般情况下在番茄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需要最适温度,如番茄发芽、出苗、花芽分化、授粉受精及转熟期以及分苗定植之后保证适宜温度,可以促进番茄的正常生长和受伤后尽快愈合恢复生长;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则要通过充足的锻炼,以保证安全度过受伤后的艰难时期;在正常生长阶段,温度可适当降低。

1. 番茄栽培各个时期的管理方法

1.1发芽期:催芽前温汤浸种10min或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可杀死种子内外病菌。将番茄种子置于28~30℃下持续12h,之后于10℃持续6~8h至出芽。无需光照,需较高空气湿度和足量水分。床土按1∶1∶1比例配制营养土,1m2床面施磷酸二铵50g。

1.2出苗期:白天25~28℃,夜间18℃,最低13℃,无需光照,需较高空气湿度和足量水分。注意防治地下虫害和苗期病害,可于床面撒毒谷或百菌清防治。

1.3幼苗期:白天温度23~25℃,夜间15~18℃,最低13℃。保持较低湿度,但需要充足的光照,并适当控水,猝倒病是此期主要病害,可使用草木灰与百菌清混合施用防治。

1.4分苗前期:白天温度20~25℃,夜间13℃,最低8℃。尽量控水,保持较低湿度和充足光照,猝倒病也是此期主要病害。

1.5分苗后缓苗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8℃,保持较高湿度和足量水分,光照充足,草炭、马粪、土按1∶1∶1的比例配制营养土,1m2施磷酸二铵3~4kg,防治地下虫和苗期病,可撒毒谷,施百菌清或链霉素。

1.6成苗期:白天温度20~25℃,夜间13℃,最低8℃。保持较低湿度和足量水分,光照充足。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800倍液或爱多收。病虫害防治同分苗后缓苗期。

1.7花芽分化期:白天温度23~25℃,夜间13~15℃,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同成苗期。

1.8壮苗期:白天温度23~25℃,夜间8~12℃,最低2~5℃。适当控水,保持较低湿度,光照充足。病虫害防治同分苗后缓苗期。

1.9定植后缓苗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5~18℃,保持足量水分和湿度,光照充足。底施农家肥112.5t/hm2、磷酸二铵450kg/hm2、尿素450kg/hm2、硫酸钾22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和枯萎病,可选用撒毒谷或施百菌清+链霉素。

1.10开花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2~13℃,短期最低8℃。适当控水,保持较低湿度和充足光照。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800倍液或爱多收。防治灰霉病、早疫病和落花落果,可用番茄丰产剂一号加灰霉宁或速克灵200倍液叶面喷施或选用速克灵600倍液,或甲霜灵百菌清500倍液喷防。

1.11坐果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2~13℃,短期最低8℃。保持足量水分和较低湿度,光照充足。前期施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450kg/hm2;中期施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225kg/h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800倍液或爱多收。防治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脐腐病、青虫、蚜虫、白粉虱、潜叶蝇。防治方法同开花期,并摘去残留花瓣;或用百菌清50%烟雾剂或叶雾净粉剂薰蒸;或施过磷酸钙或叶面喷氯化钙灭杀毙800倍液、万灵2 000倍液,或敌敌畏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倍液。

1.12成熟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3~15℃。适当控水,保持较低温度,光照充足。叶面喷磷酸二氢钾800倍液或爱多收。防治腐烂病,可选用硫酸链霉素。

猜你喜欢
番茄栽培方法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油麦菜栽培要点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自然栽培的味道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