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促进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的调查分析

2016-05-14 09:08司文李德泽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技园区大庆市棚室

司文 李德泽

2011年,大庆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作出了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定,按照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企业化运营的思路,瞄准打造东北一流绿色棚室果蔬生产基地的目标,大力推动棚室建设,将“棚室”打造成农民致富的绿色工厂,走出了一条破解寒地气候与冬季果蔬供应矛盾的特色发展之路。

1.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情况

1.1棚室基地建设情况

大庆市现有千栋以上规模园区68处,500栋以上1000栋以下规模园区33处,100栋以上500栋以下规模园区146处。形成了大同提子,肇源福兴棚室蕃茄,红岗北极花谷,肇州生态循环示范基地,肇源和平寒地花卉,大庆温泉果蔬,肇源民意、肇州永胜西甜瓜,大同八井子、让胡路旅游观光,大同祝三乡、杜蒙连环湖、萨尔图春雷食用菌,龙凤前进棚室蔬菜基地等10个特色产业区。截止到2015年末,全市果蔬面积发展到40万亩,设施农业产值超过80亿元,建成了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国内一流的果蔬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棚室经济步入生产快速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稳步扩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走上了由规模扩张向提升经济效益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1.2 棚室产品生产供应情况

通过发展棚室生产,增加了果蔬供应量,冬淡季自给率由原来40%提高到60%;延长了果蔬供应期,冬淡季由过去的6个月缩短到4个月。结束了大庆市冬季主要靠外进蔬菜的历史,实现了周年生产、有效供给,充足、新鲜、品种多样的本地蔬菜不但保障了我市居民果蔬需求,还实现了旺季棚室果蔬外销,2015年全市果蔬总产量45亿斤,番茄、黄瓜、青椒、茄子、豆角、西甜瓜、提子等主要果蔬产品基本覆盖本地市场。

1.3 棚室经济效益情况

棚室经济成为大庆现代农业支柱产业,按目前大庆棚室的总存量和影响力,在黑龙江省是第一位的,棚室经济已经成为大庆市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的战略增长点。同时,棚室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电商进入、物联网建立、新三板上市等方面提供较好平台,极大地带动其上线、下线及相关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等方面的发展。据测算,标准大棚年效益平均在1万元以上,平均亩收益是粮食作物的10倍;温室效益3万元以上,可以达到大田效益的30倍以上,特别是在以玉米为主的大田生产效益下滑急需产业结构调整的当下,棚室生产的效益优势更加明显。截止到2015年末,全市棚室果蔬实现产值60亿元。

1.4 棚室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大庆市各县区在棚室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建设与生产同步,生产与销售衔接,同步跟进建设了果蔬物流中心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县、区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体系,打造辐射周边的果蔬产品集散地,不断加大与各大中城市联系,建立销售网点,广泛开展“农超对接”。大同区、林甸县、肇州县和龙凤区分别建设了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其中,肇州县仓储交易中心,占地4.5万平方米,年可仓储蔬菜5万吨,集仓储保鲜、检验检测、分拣清洗、产品销售等于一体,对于我市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肇源福兴、大同高台子等5个棚室园区与沃尔玛建立了农超对接基地,福兴果蔬产品已远销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让胡路区建立的采购、配送、销售、标准、品牌“五统一”直营模式,已建立社区直销点70多个。

2.农业科技园区对大庆市棚室经济带动促进作用的调查分析

在大庆市大规模发展棚室产业的背景环境下,农业科技园区对棚室经济发展的的突出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大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新技术研究和高产攻关;在棚室结构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带动规模棚室生产,提升棚室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提升园区科技服务水平的同时,农业科技园区还积极探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服务方式,强化成果转化和孵化功能,成为大庆市发展棚室经济的重要示范基地。

2.1 农业科技园区对棚室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大庆市目前对棚室经济发展带动促进作用明显的主要有大庆温泉新城(林甸四季青)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红岗北极花谷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龙凤育禄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4个承载服务功能各不相同的农业科技园区。

2.1.1 大庆温泉新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大庆温泉新城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坚持以果蔬生产为核心,依托地热温泉优势资源,形成以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为重点,果菜深加工产业为支撑,辐射带动旅游、地产行业为方向,规划布局六大产业,打造东北地区知名寒地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和健康休闲产业及第,已成为国内北方寒地盐碱果蔬第一品牌,形成全国闻名的盐碱优质果蔬生产基地。

2.1.2 大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大同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大同区八井子农业科技园、高台子镇航天果蔬育种基地、大同镇航天农业生态果蔬科技园整合为一体组成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承担国家北方生态区航天育种、试验、示范任务,现已发展果蔬科技园区1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6个,千栋棚室园区20个。园区集航天工程育种与航天品种开发、设施农业实用新技术展示、航天科普、观光采摘农业、农业实用人材培训于一体,是继甘肃天水、湖南长沙之后建成的代表北方生态特点的航天农业工程育种基地;是黑龙江省内规模巨大、应用技术先进、产业化程度较高、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基础条件优越的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全省蔬菜育苗和冬季果蔬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业科研创新、实践实习、成果转化、科普教育、旅游采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2.1.3 红岗北极花谷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红岗北极花谷农业科技园区是我省寒地花卉生产、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已建设智能连栋温室7栋,面积共18万平方米;建成4栋12万平方米智能日光温室共28万平方米和3.8万平方米的花卉交易中心,和100平方米鲜切花冷藏库一座,单次能存储鲜切花2万枝,可满足200栋日光温室鲜切花储存需求。园区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玫瑰鲜切花合作社、剑兰鲜切花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吸纳农民500余人,共同从事花卉的种植生产运营工作,带动增收1千万以上。在稳固以交易中心零售为主的内部销售形式的基础上,在图强、晨曦等5个社区设立便民直销点和广源市场代销点获得成功。同时开展盆花批发配送业务,开拓外部销售市场,目前已辐射哈尔滨、松原、长春、四平、沈阳等地区。

2.1.4 龙凤育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龙凤育禄农业科技园区已建设全日光智能温室4栋(共计20000平方米),节能育苗温室7栋,阳光节能温室7栋(2350平方米)及可移动阳光节能温室6栋。采用国内外最先进嫁接技术繁育种苗进行工厂化育苗,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茄子、彩椒、嫁接西甜瓜等,年可繁育种苗5000万株,可满足25000栋棚室需求。园区引进韩国4套全自动播种线和4台嫁接机,配套棚室水肥一体化设施、二氧化碳发生器等无土栽培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从播种到嫁接苗全程是机械化操作,嫁接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有效解决了棚室冬季育苗难、品质差、抗病性不强的难题。

从上面对4个典型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庆温泉新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带动了棚室产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方向。大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在普及农民科技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岗北极花谷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带动了大庆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棚室产业种类。龙凤育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进行工厂化育苗,为棚室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提升了棚室果蔬产品质量。

2.2 农业科技园区对棚室经济科技的支撑作用

棚室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是农业科技园区在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影响。通过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对农民的实用科技培训,带动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花卉种植、食用菌生产等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大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园区从技术体系、销售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高校专家与地方共建权威载体平台,合力整合资源,极大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巩固提子、油桃、草莓、甜瓜、番茄、黄瓜、茄子、食用菌等优势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培育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西瓜、甜瓜航天育种;通过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等科研院所“搭桥”,成功引进了日本番茄、荷兰茄子、辣椒、彩椒等高产高效品种,重点培育了提子、礼品西瓜、甜瓜等地产优势果蔬,从山东、辽宁等地引进了草莓等错季品种,共发展12大类320个品种。推广棚室果蔬高效轮作模式,采取温室一年三茬、冷棚一年两茬的轮作种植方式,同时利用棚室光热水资源,推行间作套种模式,实现错季销售,带动农民大幅增收。在发展模式上,学习辽宁、寿光、宁安等地经验,重点推广砖结构暖棚、半卧式土暖棚、钢架结构冷棚、三层联体棚室、地热暖棚五种建设模式,农业科技园区呈现特色鲜明、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了大庆本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棚室经济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卓有成效。

2.3 农业科技园区对棚室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对于棚室经济的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目前,大庆市从事棚室生产经营者近5万户,生产大户520个,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先后发展大同井园果蔬合作社、肇源福兴蔬菜合作社、林甸双阳河果蔬合作社等棚室合作组织120余个,农民经纪人队伍达到1200多人,棚室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不仅变农闲为农忙,实现土地、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同时,棚室经济作为一业兴百业旺的中轴产业,有效带动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催生基地物流、包装保鲜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民增收,为全市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者单位: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猜你喜欢
科技园区大庆市棚室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大庆市房地产业供需现状与建议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关于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