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靶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2016-05-14 09:38高宪坤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发生规律

高宪坤

摘 要:根据黄瓜靶斑病的发生特点、为害症状制定出综合防控技术路线,为黄瓜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瓜靶斑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瓜棒孢菌叶斑病,褐斑病,俗称黄点子病。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柄、茎蔓、果实,并可造成果实流胶。

1.为害症状:黄瓜棒孢菌叶斑病侵染黄瓜叶片有三种症状:小斑型、大斑型和角斑型。不同发病进程受害症状差异较大。小型斑: 低温低湿时多表现在发病初期的黄瓜新叶上。病斑直径0.1~0.5 cm, 呈黄褐色小点。小斑型病斑扩展后, 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 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 病健交界处明显, 黄褐色, 中部颜色稍浅, 淡黄色 , 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 黄白色。大型斑: 高温高湿、植株长势旺盛时多产生大斑型病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2~5cm, 灰白色, 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 隐约有轮纹, 湿度大时, 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 为病原菌菌丝体。但该情况下病部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角状斑:该型状多与小斑型、大斑型病斑及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黄白色, 多角形, 病健交界处明显, 直径0.5~1.0cm。

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2.1病原菌 黄瓜棒孢菌叶斑病为多主棒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多由菌丝衍生而来, 单生, 较直立, 细长, 初淡色, 成熟后褐色, 光滑, 不分枝, 具1-8个分隔。分生孢子顶生于梗端, 倒棒形、圆筒形、线形或Y 形, 单生或串生, 直立或稍弯曲, 基部膨大、较平, 顶部钝圆, 浅橄榄色到深褐色, 假隔膜分隔。

2.2发生规律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杂草在土壤中或其他寄主植物(该病寄主范围非常广泛, 可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21种。相关研究表明该病菌在残株中可存活两年)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传播:田间发病后, 在适宜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流行: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 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潜育期5~7天。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 以30℃左右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 , 以25~30℃ 最适; 同时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 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 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病原菌产孢量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当病菌生长速度快, 营养生长旺盛时产孢量会减少; 反之产孢量大大增加, 因此控制生长速度是抑制病原菌产孢的关键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 多主棒孢霉在酸性条件下产孢较多, 而偏碱的条件下不易产孢, 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诱导该病菌产孢。

3.防治策略

3.1防治难点: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侵染植物后,其病菌“孢子”量非常大,严重时棚中到处是孢子,叶片上的孢子会随着叶片生长得到补充,放风时气流会使叶片上不断落满病原孢子,一批接一批,新长出的嫩叶因为没有附着药,所以即使喷药后残留孢子仍能够侵染使新叶发病,打了药也无效。有关研究表明当植株叶片发病率超过3%时, 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

3.2防治重点:抑制病菌孢子形成;杀灭棚中病菌孢子。

4.防治方法:

4.1清园灭残,消灭初侵染源;

4.2选育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有效途径。

4.3适时轮作: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可以在残株上存活, 靶斑病病原菌存活周期一般2年左右, 因此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减少初侵染源。

4.4种子消毒:该病菌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种子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60℃ 热水中浸种10~15分钟, 并不断搅拌, 水温降至30℃ 继续浸种3~ 4小时, 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下催芽,杀死种子表面病菌。

4.5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温、湿度管理, 适时通风换气, 控水排湿;合理密植, 及时清理病老株叶;发病的棚室收获后应集中烧毁病株, 消除残存病菌。

4.6化学防治:因为国内尚无防治该病药剂的系统科学研究, 也无防治该病的专用农药登记。所以药剂防治要针对该病病菌产孢量特大的特点,发病前喷施免疫性药剂预防,发病后用烟雾剂熏棚和喷药相结合防治。

4.6.1预防:采用(阿米西达+达科宁)1500倍液或(阿米西达+世高)1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

4.6.2治疗:25%咪鲜胺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43 %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 + 33.15 %喹啉铜悬浮剂800发病期喷雾,防效可达90.49%。间隔7天,交替喷施。

施药防治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 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彻底。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发生规律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犬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探讨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