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2016-05-14 09:38韩文光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叶鞘粘虫叶脉

韩文光

近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玉米灰斑病、玉米褐斑病、地老虎、粘虫和玉米螟等,所以,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1、玉米黑粉病: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防治措施: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脉间形成圆形、卵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斑,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与叶脉平行,成熟时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随玉米病残体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而传播,玉米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气温低(20℃—25℃)、雨水多,大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灰斑病严重发生,易易造成流行;而温度高、干旱则抑制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预防,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50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银浊利悬浮剂每亩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3、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防治措施: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4、青枯病

青枯病应以抗病品种为基础,配合药剂处理种子,调整茬口,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与矮杆作物间作,增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及时防治玉米螟等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防治措施:4.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4.2每亩增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4.3扩大玉米与其它品种的间作面积。4.4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粘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4.5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

5、粘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防治措施: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6、蝗虫:成虫和若虫食叶片,影响作物生长。

防治措施:抖克1000倍、金世纪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虫克1000-1500倍喷雾。

7、蓟马:又名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都吸食瓜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枝叶硬化、萎缩。

防治措施:阿克泰3000~7500倍,20%的氰戊菊脂乳油4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1.8%爱福2000倍或千虫克1500倍喷雾。

(作者单位: 154800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叶鞘粘虫叶脉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最美叶脉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叶脉书签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我是一片叶子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