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特点及田间作业方法

2016-05-14 10:09陈超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插秧机株数株距

陈超

一、插秧机的特点

1.机器性能可很好地满足现代水稻群体质量栽植的定穴、定量、宽行、浅栽要求,能保证基本苗的数量、秧苗浅栽的低节位分蘖、宽行的通风透光特性。

2.所插的秧苗要求按标准规范育成规格均匀一致的毯状秧苗。

3.插秧机的分体式浮板及液压仿形装置,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壅泥、壅水及栽插深度不一致的问题,确保了机插质量。

4.插秧机上配有高速取秧数量的手柄,可以方便调整插秧机抓取带土小苗的数量。

5.由于大量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工程塑料等材料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因此整机重量轻,机动性好,并具有较好使用耐久性和可靠性。

二、插秧机田间作业方法

下田插秧前还要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仔细的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并要根据大田的肥力、水稻品种等,对插秧的株距、插秧的深度、每穴的秧苗株数进行检查和调整。

1.插秧的株距、深度、株数的调整

一是插秧的株距调整。应根据水稻品种、秧苗大小、大田肥质等确定插秧的株距。株距通过株距调节手柄进行调整。它有标为70、80、90的3个档位,对应的株距分别为147、131、117 mm,基本穴数分别为21万、24万、27万穴/hm2。二是插秧深度的调整。根据农艺生产要求,机插秧深度应达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早稻的插秧深度一般为10mm,插秧深度调节是通过插秧深度调节手柄来调整,共有4个档位,往上为浅,往下为深。还可通过换装浮板支架上6个插孔来调节插深。三是每穴秧苗株数的调整。水稻品种不同,每穴秧苗株数也不同。一般每穴秧苗为3~5株,如不对,应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和横向送秧量来调节秧针取秧量,从而改变机插时每穴株数。调节手柄位置每调整一档,就改变取苗量1mm。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取秧量减少。一般先固定横向送秧的档位位置后,再用手柄改变调整纵向取秧量,以保证机插后每穴有合理的秧苗数。

2.插秧作业路线

科学选择插秧作业路线、合理安排装秧地点,可提高插秧作业效率。主要有2种作业路线。第1种:插秧时,先在田埂周围留下1排即4行宽的余地。插秧机从田块的左侧下田插第1排。然后紧靠第1排,插第2排,依次进行。最后沿田埂四周插完留下的一排,插秧机再出田。第2种:第1排直接靠田埂左侧下田插秧,田头两边留2排即8行宽的余地,然后一排紧靠一排插秧,当插到田的右侧时,留1排4行宽的余地,再把田头2排8行插完,再插田的右侧留下的一排,插秧机再出田。

3.掌握操作技术,精心驾驶

这是提高机插秧质量和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在插秧作业时,一是插秧机要保持匀速前进,不能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作业行走路线要保持直线性,行走中尽量不用捏转向手把或猛烈扳动扶手架方法来纠正插秧机前进作业的直线性,以防急弯造成漏插或重插。二是边插秧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同时注意送苗辊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况,若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要及时停机清理,以免影响插秧质量。三是初装秧苗或秧苗全部插完后,必须把插秧机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侧,以保证栽插质量。

4.插秧机的维护保养

一是每天作业后,要清理插秧机上的泥土杂物等。二是清理干净后,检查发动机、齿轮箱中的油料,不足时添加。对各运动、摩擦部位加注机油或黄油进行润滑。三是检查调整。对整机上各紧固螺丝、螺帽进行检查,发现松动要及时紧固;对主离合器、插秧离合器、秧针与导轨的间隙、秧针与苗箱的间隙等进行检查调整。四是整个操作作业过程中,机手要注意安全。对插秧机进行维护保养时,要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进行,以防发生事故。

三、插秧机的入库维修保养

1.发动机在中速运转状态下,用水清洗,应完全清除污物。清洗后不要立即停止运转,而要继续转2-3分钟。

2.打开前机盖,关闭燃油滤清器,松开油管放油,排放完毕后安装好油管,松开汽化器的放油螺栓,应完全放出汽化器内的汽油,以免汽化器内氧化、生锈和堵塞。

3.为了防止汽缸内壁和气门生锈,打开火花塞,往火化塞孔注入新机油20ml左右后,检查火花塞,如有积碳,用砂纸清除,将电极间隙调整在0.6-0.7mm毫米即可,安装好火花塞,将启动器拉动10转左右;安装好前机罩。

4.连接主离合器,缓慢的拉动反冲式启动器,并在有压缩感觉的位置停下来。

5.为了延长插植臂内压弹簧的寿命,插植叉应放在最下面的位置(压出苗的状态)时保管。

6.主离合器手柄和插植离合器手柄为“断开”,油压手柄“下降”、信号灯开关为“停止”状态下保管。

7.清洗干净的插秧机应罩上机罩,并存放在灰尘、潮气少,无直射阳光的场所,防止风吹雨淋、阳光暴晒。

(作者单位:150100哈尔滨市双城区西官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插秧机株数株距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超智能插秧机
巧解“植树问题”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