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理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

2016-05-14 10:38李斌红陈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李斌红 陈英

摘要:传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是用政策指标法,通过规划基期和末期两个时间点不同农村居民的数量的差值来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小,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达不到理论潜力,本文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修正。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修正理论;张家川县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中人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加深,建设用地过多占用土地现象较为突出,且随着国家层面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即是补充耕地的必要手段,又是盘活城乡建设用地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缓解我国耕地红线等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1]。同时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较普遍,且多以自建和独门独院为主,这类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程度。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和合理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2],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仅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合理分析和挖掘对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4-6],但现实情况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往往偏大对于土地管理存在着误导,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张家川县为研究区域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修正研究实践研究,以期望对以后的土地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2研究区概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天水市辖县,截止2012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3镇:张家川镇、龙山镇、恭门镇,12乡:刘堡乡、张棉乡、胡川乡、木河乡、大阳乡、川王乡、马关乡、连五乡、梁山乡、平安乡、阎家乡、马鹿乡。2009年总人口33.02万,其中城镇人口5.87万。第二次土地调查总面积1254.62平方公里。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陇山西麓,介于东经105°54′至106°35′,北纬34°44′至35°11′之间,属六盘地槽与陇西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为六盘山经向构造与秦岭纬向构造接壤处,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

3结果与分析

3.1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测算

按照国家规程要求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主要使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7],其核心主导思想是通过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规划期末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所形成的理论用地面积的差值来计算整理潜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1-1)

式中:Y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现状现状为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P标准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No为现状农村人口。根据实地调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按照140平米为临界点进行计算,最后得到张川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汇总表,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张川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1037公顷,各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恭门镇、梁山乡和木河乡整理潜力较大共为363公顷,占到总整理潜力面积的35%。

3.2修正模型的设计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受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全部实现,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效率、基础设施和人口经济影响三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由于各评价指标计量单位不同,原始数据无法建立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指数计算,故需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无量纲化,指标标准化方法参考文献[8]。最终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各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与相对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1-2)

式中:Fi为某乡镇农村居民点现实潜力修正系数;Xi为某乡镇第i个指标分值;Wi为某乡镇第i个指标权重;n为指标个数,通过将张川县各乡镇表2中要素层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带入到公式1-2中,计算得到各乡镇的修正系数并依此得到张家川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实现潜力见表3所示。

可实现潜力作为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评价后的结果,相对于理论潜力的1037公顷,现实潜力为631.68公顷仅为理论潜力的60.91%公顷。现实潜力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所修正的,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4结论

本文初基于修正理论和思想,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基础设施影响因素和人口经济影响因素三个层面建立修正指标体系,对传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法测算出的结果进行修正,最后结果显示现实潜力仅为传统理论潜力的60.91%,从实际效果来看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宋伟.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11);1871-1807 [3] 潘琦,王丽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置换[J].中国土地科学,1996,10(2):1-4.

[2]张伟龙. 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综合潜力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3]孙钰霞.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

[4]宋伟,陈百明,姜广辉.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2010,11:1871-1877.

[5]刘筱非,杨庆媛,廖和平,周滔.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1-14.

[6]樊芳,刘艳芳,梁俊红,李一琼. 基于搬迁距离约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J]. 农业工程学报,2011,12:337-342.

[7]闵学.旬阳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8] 李仕川,郭欢欢,侯鹰,张孝成,庞静.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10:1771-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