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016-05-14 02:10尹亚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学习动机高职

尹亚东

摘 要 通过问卷对天津市五所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整体动机水平并不高;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动机相对较高,动机呈现专业差别,对于部分涉外服务类专业,学生的动机稍高。鉴于此,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英语学习要与专业接轨,优化教学设计,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策略指导。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066-04

Abstract A survey is made through questionnaire to research into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f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ianj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motivation is not high;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are relatively higher; motivation varies by majors, and it is higher in some service majors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combine English learning with major learning, optimize course design, and provide guidance on lear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public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1 前言

动机(motivation)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作为二语习得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学习动机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络绎不绝。在学习中,动机对学习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动机水平高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习成就水平;动机与学习之间也存在辩证关系,动机既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知识和学习效果又具有反作用,增强学习动机。当前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普遍存在兴趣不高、消极被动、学习习惯差、学习效果不佳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归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策略不佳。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和强弱,以及在专业及性别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并提出提高动机强度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动机理论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加拿大心理学家R.C.Gardner是最早而且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20世纪50年代,Gardner和Lambert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系统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大类:前者指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所在社团的人民和文化的兴趣,并希望有朝一日成为该社团的一员,如移民等;后者指为了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升学考试、晋升加薪,或为了一份好工作等。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Dornyei(1994)将动机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Language Level)、学习者层面(Learner Level)和学习情境层面(Learning Situation Level),这一动机模式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学习者的动机状况,强调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多维性,特别强调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环境的作用,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eci和Ryan(1985)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源自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浓厚兴趣,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界影响,如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等,内在动机的作用超过外在动机。但在后面的研究中,他们又发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且两者的结合更有助于发挥内在动机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桂诗春(1986),郑立华(1987),吴一安、刘润清等(1993),文秋芳(2001),秦晓晴、文秋芳(2002),等等。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动机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动机的培养、动机与策略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与分析等。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在本课题下,所采纳的动机概念和分类综合了各家理论之长,并将动机类型划分为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成就型动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负动机[1-3]。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和2015级部分学生,涉及专业包括旅游、西餐、中餐烹饪、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国际商务等非英语专业,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3份,有效率95.4%,男女生比例为40.63%:59.37%。问卷由20个陈述构成(20个陈述可分为6组,分别代表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成就型动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负动机),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在这五个选项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在相对应的选项上画勾。问卷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总体英语学习动机普遍不高 调查结果(表1所示)显示,学生的整体动机水平并不高(3.12±0.24),这与预测结果是相吻合的。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败者或失误者,学习并不是他们的长项,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低。在做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英语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简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对英语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持抵触心理,没有好的学习策略进行引导。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出现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提高不了的局面。

工具型和外在动机相对较高 尽管高职英语的学习动机普遍不高,然而工具型动机(4.13±0.13)和外在动机(3.3±0.16)呈现较高的指数,这与所做预测是相符的,也与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相一致。英语在我国作为外语(并非二语),在日常社会活动中,除非纯正的外企,并没有发挥交流工具的作用,因此,融入型动机的指数略低一些,除非是在一些有强烈出国愿望或者进入外企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抱着学英语可以取得好成绩、拿到证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这样的工具型或外在动机。

动机呈现专业差别 在调查中发现某些专业的整体学习动机呈现较高的态势(表2),比如旅游管理、西餐、国际贸易等行业特征明显且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较高的涉外服务类专业,这与在课题申报中所预测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职业需求有较高相关性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这些专业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这些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虽然学生的入学成绩并不高,甚至总体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需要、就业岗位的要求以及薪金的刺激,因此,这些行业特征明显的涉外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抱有比较高的动机水平。

女生动机强度高于男生 如表3所示,不同性别学生动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P=0.00<0.05,可以认为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女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比男生高。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负责人类言语功能的区域主要在左脑,从生理学角度,女性大脑左半球发育比男性要快;从社会因素来讲,女生更善于使用交流技巧,准确进行情感表达;女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总的来说要胜于男生。这一发现带来的启发就是,在英语教学中还要考虑男女生在语言学习心理、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教学任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如何适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激发内在动机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动机,大部分学习者以英语为工具,取得成绩、获得证书、得到好工作是主要原因。然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长久的兴趣和爱好,维持长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作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任课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学习观,不应一味夸大学习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而应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学英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唤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英语学习与专业相接轨 2010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即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英语学习动机与专业需求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应该把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高度统一起来。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更新理念,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要求。公共英语课程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方案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制,为不同专业或专业群量身订制独特的公共英语教学方案。公共英语要改变传统的“基础型”“通用型”的模式[4],要将外语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公共英语与职业、行业英语相融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满足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多元要求。

这一做法在天津青年职业学院正在进行实验教改,对旅游烹饪专业开展了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分析岗位的职业需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选择地道、真实的语言材料为教学内容,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角色扮演为主要组织形式,并制定了专门的课程要求和评价体系,加强了基础英语与专业和职业需求的链接,以促进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高职英语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综合学生的整体学习动机,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上来,在课堂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合理应用学习策略;利用信息化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形象化、实用性和时代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5],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以活动(如竞赛、小组展示、情景剧等)为载体,让持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担任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在做中学,在课堂活动的不断参与中,英语语言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职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学习策略的指导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普遍较低,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将动机提高到非常高的强度吗?其实问题还要复杂一些。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呈曲线函数关系,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问题时,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较高的动机;在布置较复杂、较困难的问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引导,消除学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尽量降低动机强度。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还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表示很想学好英语,然而苦于没有坚定的信心、持久的耐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一个人必须依据语言、逻辑和“简单的常识”来决定问题和建立自己的行动计划。这些常理包括量的原则、模仿原则、简单原则、重复原则、兴趣原则。因此,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个人,英语学习是不断地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一蹴而就实乃天方夜谭,一定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一过程,教师还要不断地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某一阶段或整体的学习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调节具有不同的作用。然而鉴于当前90后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教师还是要更多地使用鼓励和表扬。

5 结语

总之,动机作为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动机强度的提高有助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高校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情况,将动机这一情感因素融入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给予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那么,高职公共英语的课堂面貌和学习效果将会呈现更加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王细娇.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3-9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和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3]张荣跟.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J].华章,2011(15):155-156.

[4]宋梅梅.顺应高职教育发展 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90-93.

[5]袁蓉.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7-69.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学习动机高职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