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化制药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5-14 02:40王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

王路

摘 要 生化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实行双元制,要建立起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职业教育联系和交流机制,进一步改革和转变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方式,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积极与制药企业开展合作,推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生化制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146-02

双元制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职业学生的培训模式,起源于德国,近年来被引入我国。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技能实践。在实训中,学生接触到的是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通过实训加强对课堂理论的理解,使课堂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胜任相应工种,从而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1 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又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这是一种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具有4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地点和身份。双元制教育提倡双重学习,即学生既在学校学习,也要在企业学习;既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又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学习。

二是不同的管理体制。对于学生来说,其管理的体制是学校的管理;而对于学徒来说,对其管理则是出于职业人的要求。学生在学校读书是要接受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而学徒在企业实践则是从工作中锻炼能力。

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和教学内容。在学校,学生学习理论和科研知识,而在企业,则要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学校的教师主要是学术知识较强的教师,而企业的教师则是在实践中有着丰富经验的技师。

四是不同的结业考试和结业证书。学生在学校参加的毕业考试是以文化知识和理论课程为主,合格后取得学历证书,是对学习能力的证明;在企业,学生参加的是职业资格考试,拿到的是技能结业证书,是对工作能力的肯定[1]。

双元制职业教育对生化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目前,很多高职学校都进行了双元制教育,对于生化制药专业来说,也需要积极探索双元制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生化制药专业需要双元制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对于推动生化制药专业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双元制模式为生化制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生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2 双元制教育下生化制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教学、情境教学,很多教师将重点放在对实践的体验上,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基础知识的不扎实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处于茫然的境地,实践教学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实践教学具有互动性,学生很可能因为新奇而产生好奇心,而对教学实际内容并没有用心。另外,由于学校和一些知名的药厂合作,学生在观摩教学时会觉得“兴奋”。有学生反映,只顾着看设备、环境,而弱化了教学内容。这种观摩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很多制药企业的员工不是专业的教师,可能擅长某一技术,但所授知识不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 优化生化制药专业双元制教学的措施

优化生化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要逐步完善双元制教育体制机制。宏观上说,要促进职业教育多样化,构建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微观上说,要进一步加强与生物医药企业的联合,开辟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策略[2]。

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要进一步改革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双元制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1)要实现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导,企业的参与度不够,社会办学的力量也不强。但是,职业教育,尤其是双元化的职业教育应该强调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要更多考虑通过制药企业的参与来实现生化制药人才的全面培养,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2)要推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案例,将职业教育证书和社会认可的证书结合起来,提升职业证书的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通过岗位工作培养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根据人才教育的目标,设计并开展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行业知名人士与学生进行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实践操作以及创业中的疑难问题,拓宽学生视野,为其提供经验借鉴与技术指导。

积极与制药企业开展合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培养生化制药人才时,应该全面把握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素质,推进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新需求。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学生实习就业、职场体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与制药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合作。打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教学计划,根据制药企业的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设计教学模块、开发教学内容,让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让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与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承担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

2)面向市场对接需求展开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制药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医药行业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及时引入专业教材,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这样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直接进入企业承担相应的工作,以此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

4 结语

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差距。要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改变职业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高职生化制药专业要增强双元制与其他类型职业教育的联系,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强与制药企业的合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影响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春生.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4(8):3-6.

[2]谢萍华,朱海东,陈郁.融理念下校企联动培养创新型生物制药高技能人才的研究[J].才智.2014(14):19.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