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2016-05-14 12:51魏碧霞
新教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小学生

魏碧霞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也应该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神奇的功能,让拥有强烈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小学生充满了兴趣。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充满趣味性,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他们的写作灵感,使学生对写作“好之”而又“乐之”,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搜集素材,开阔视野

小学生作文是客观事物通过学生感受体验和语言组织并运用文字表达的反映。但是,小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知识积累相对贫瘠,而思维又极度活跃。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和周遭事物进行仔细观察,从中获取写作素材的效果是有限的,而信息时代的资源储备与资源共享则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这些不足,并且更好地发挥出他们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千世界”“湖光山色”“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写作素材很容易找到。所以平时笔者会指导有条件的学生通过电脑设立“素材库”,让他们把阅读过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美文佳作整理归档,并以日记形式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自身感悟、内心活动都分门别类纳入素材库,并指导学生通过QQ、微信等交流平台互相交流,共享写作素材。如此一来,有了清如许的源头活水,作文也就不会成为“无米之炊”了。例如,在教学《春游的建议》这篇习作时,笔者提前要求学生们利用节假日,或自己与小伙伴同行,或在家长陪同下去山林、田野、湖边、公园等地旅游,寻找春天的足迹,并用手机、相机等进行拍摄,回家后收集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中,还可以写下自配的景点介绍。然后选择最精美的图片和文字等上传至班级“人人通”平台,笔者将之制作成CAI课件,配上优美的古典音乐,在作文指导课上播放,让学生在欣赏中积累有关家乡春天的美景的素材。而后,笔者还补充介绍了与这些景点相关的一些民间传说或人文趣事,使学生们对其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在自由写作时,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文思如泉。他们的个性在自由作文中得到了无拘无束的发展。

二、巧设场景,激情导趣

面对有着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小学生,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目标,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把声色光影等进行有机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写作情境。学生在一种既虚拟又真实的空间里,调动各种感官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受。高涨的情绪促使学生急于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而写作则满足了他们这种欲望。例如,在教学想象作文《未来的 》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特地制成了一组“到太空旅行”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太空旅行的情境。课伊始,笔者一边点击课件,一边描述: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坐着“幻想号”空间汽车行驶在太空中。看,坐在最前面的就是我……伴着欢快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班上学生坐在“幻想号”上的图像。鼠标点着哪个同学,那个同学就说说在太空旅行途中的经历,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对其做出评价。这样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三、开放创新,比较观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教师会发现,只要学生多参与一些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他们就不会为作文没内容可写而发愁。可同时我们又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玩得高兴,忘得也快。问他们玩得开心吗,大家都兴致勃勃。可活动结束后,叫学生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却只记住个大致过程。活动中哪个同学说了什么,是如何表现的,其他同学又是如何反应?要么说不上来,要么人云亦云。其中的原因是受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很多学生虽然置身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却无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至于出现了上述现象。若指导不具体、不到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条理混乱,详略不当,枯燥乏味。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的素材资源能随机播放、灵活多变,就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或联想,唤起学生的记忆,使他们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重温曾经经历过的画面,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今年笔者所在校举行了新一届学生运动会,笔者用相机录制下学生们参加比赛的情景和场外拉拉队员、后勤队员等的表现,并简单进行编辑。上课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画面,回顾比赛全过程。运动会的热闹气氛,种种场景仿佛又重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学生兴奋不已,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讨论开来,写作欲望得到充分激发。当需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某个班级或某个同学的赛场情况时,笔者出示与该班或该同学有关的特写镜头,以便于学生更细致地描述,写出逼真的场面。

四、互动交流,发挥潜能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水平。然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的指挥棒却牢牢地握在教师手中。而且只能在作文课前对习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学生根本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仍是云里雾里,写作水平始终不见提高。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评改作文,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如,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发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与同学们在网络中互相探讨交流,互评互改,再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推敲修改,使学生逐渐掌握技巧,触类旁通,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教师也可以将典型性的作文,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大幕布上,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互评互改,每个同学都能发现文章的闪亮点或不足之处,从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内驱力,使学生变得更自信。而网络时代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得到评价的途径不再单一化,作文评价也不是一次文章写作的结束,而可以有多方面的延伸与延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上网收集素材,与学生实现资源共享,还经常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向报纸杂志投稿,并建议他们在博客、论坛上发表自己的习作。学生因此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价值被肯定的感觉,这种激励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小学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