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需切准学生思维的韵律前行

2016-05-14 12:51张文
新教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先求梯形规律

张文

缘起——我怎么就错了

“面积的变化”习题

图1是一块梯形地的平面图,比例尺是1:20000,量出图上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2厘米,高是3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顺生A所指,卷面上的解法简洁而干脆:(1+2)×3÷2=4?郾5(平方厘米),4?郾5×20000=90000(平方厘米)=9(平方米)。

困局——这种解法也没错

显然,前文结果与实际面积相差甚远,笔者在批阅试卷后发现错误率达28%。难道学生不会根据求得的结果做出辨析、判断正误吗?刚刚学完“面积的变化”一课,学生对面积的变化规律烂熟于胸:如果把一个图形按照n∶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或者说如果把一个图形的边扩大n倍,面积就扩大n2倍。

习题讲评时,笔者先呈现该题的正确解法:1×20000=20000(厘米)=200(米),2×20000=40000(厘米)=400(米),3×20000=60000(厘米)=600(米),(200+400)×600÷2=180000(平方米)。

笔者希望以正确的学生的思路,来“指正”那些“误解”的学生,过程顺畅而自然,全班学生都认为这种解法合情合理。但当笔者相机抛出生A的解法时,学生又认为生A的做法也符合基本思考方向,在方法上是大同小异的,这种解法并没有错。

学生们抛出了“最充分”的理由:一种方法是根据比例尺,把这三条边各扩大20000倍,先求出梯形地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实际长度,然后来求实际面积;生A的做法是先求出图上面积,然后把图上面积扩大20000倍,异曲同工,可为什么结果就不同了呢?僵局就此形成。

笔者思考,此种类型的问题已出现多次,大多是给出图上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的平面图以及对应的比例尺,计算实际面积,相对比较简单。为此,笔者做了反复强调和硬性规定,要求先求出实际长度,再根据实际长度求实际面积。固定的解法,已成模式,学生求解也是得心应手。但是为什么要先求出实际长度,再求实际面积,却偶有涉及。笔者认为学习过“面积的变化“一课后,学生应该能明了其中的原委。

重构——基于学生思维的再认识

面对这样的“困局”,笔者重设教学路径开始了与学生的重新对话,以期突破面临的思维桎梏。

一、基础铺垫

出示习题

1. 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把它的长和宽扩大2倍,面积扩大( )倍。

2. 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 )倍。

二、呼应提升

1. 把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00倍,面积扩大多少倍?

2. 一块三角形果园,按1:300的比画在图纸上,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实际面积是图上面积的多少倍?

师:你们觉得结果该是多少呢?

生:300倍。

生:不对,应该是90000倍。

生:我觉得应该先来算一算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才能得到结果。

师:那我们不算能得到结果吗?

生:不用算!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这题,其实和前面的题目完全是同类型的,“按1∶300的比画在图纸上”,意思就是说实际长度是图上长度的300倍,不信,我可以换一种意思说——把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扩大300倍,面积扩大多少倍?

师:到底扩大多少倍呢?

生:90000倍。

师:为什么呢?相信大家已经在完全理解这题的意思后,与我们早前学习的规律对应起来了。不过,下面我还是想请同学们通过计算验证下。

生:我先算出图上的面积,4×3÷2=6平方厘米;再计算实际的面积,先要把底和高扩大300倍,求出实际长度,(4×300)×(3×300)÷2=540000平方厘米,540000÷6=90000,确实是90000倍。

师:如果把一个图形的边扩大n倍,面积就扩大n2倍。我们再次进行了验证。

三、迁移拓展

师:那我们再回到那道梯形问题上来,大家还想说些什么?

生:求梯形地的实际面积,我们可以根据比例尺求出上底、下底和高的实际长度,再求实际面积。

师:那大家想对生A的解法说些什么呢?

生:你的方法不完善,按照我们的验证,根据面积的变化规律,求出了图上面积,应该把图上面积扩大200002倍才是梯形菜地的面积。所以你可以这样算——(1+2)×3÷2=4?郾5(平方厘米),4?郾5×20000×20000=1800000000(平方厘米)=180000(平方米)。

计算“这块梯形地的面积”,本是规律的顺承运用,可从平常基本的练习路径来看,较多的是涉及“把一个基本图形的边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多少倍?”而且n一般是在10以内的自然数。此种类型的题目,只要规律的简单套用,学生便能毫无困难地解决,但当面对上述“三角形果园”之例,学生接触不多,规律内化不够,出现生A般误解也在常理之中。“求出图上面积,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面积”,实际上是忽略了规律自身的内核,本质上是对规律内在的联系不甚通晓,也可以说是思维纽带的断裂。

启示——重新演绎故事里的“事”

通过此例,笔者思考,日常还是缺少教与学之间的一份应然通融,未能促成学生凌空而悬的思维真正“着陆”。

1. 突破“我要的是葫芦”的狭隘短见。

明明是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盲点”,思考中遇阻的“断层”,教师在教学中却视而不见,为追求结果不关注细节,正是教师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频繁发生的案例,以己度人,却忽略了学生是需要我们关照而拔节成长的。“先求出图上面积,再把图上面积扩大20000倍就可以求出梯形地的实际面积”,印证了病症所在。边线变而面积变,虽有规律护航,但规律的形成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探理”过程。规律掌握但应用混乱,归根结底,是规律未能形成思维,自然不能加以有效应用。教学应该在充分的预设中,正视学生的困难,做到在预见中遇见,让学生经历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过程,通过必要的变式,尝试“磨研思辨”的全方位验证,把知识前后贯通起来,把问题的解决当作锤炼思维的提升过程,演绎出新版的“我要的是葫芦”的动人故事。

2. 无惧“亡羊补牢”救赎。

教师大都会在自己“固有”思维的认识下,使课堂偏离教学预期,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并不可怕,教师需要做的是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深入透彻地认知知识的生发点和联结点,同时跟进学生的思维动向,了解他们的学习起点,在学生的思维盲点、知识断层处,相机架起贯通的桥梁,教与学就不会脱节,练与用也能趋于相承有度。智者无惧,“亡羊补牢”未尝不是一个教师的励志故事。

教师,需要用审慎的态度,直面学生;教学,需要理性地走进课堂,紧随学生左右,切准学生思维的韵律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猜你喜欢
先求梯形规律
玩转梯形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梯形达人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求油和壶的重量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
灯笼填数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