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台宣传角度谈大陆流行文化的影响作用

2016-05-14 12:15熊博洋
中国广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行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熊博洋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台湾流行文化式微、大陆流行文化日渐崛起并在台湾地区强势传播,引发强烈反响和效应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原因,探讨通过加强优秀作品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加强互联网传播等方式让流行文化在对台宣传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流行文化 中华文化 两岸交流 软实力 对台宣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台湾地区的流行文化风靡大陆,捧红了一众台湾明星,如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张惠妹、周杰伦等,这些歌星成为大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2015年11月初,大陆制作的古装剧《琅琊榜》在台湾华视晚间黄金八点档首播,在台湾掀起观剧热潮,收视率一路走高。再加上之前热播的《甄嬛传》《兰陵王》《武媚娘传奇》等电视剧,以及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近几年大陆明星在台湾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大陆流行文化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接受并喜爱。随着大陆经济实力提升、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台湾对大陆的流行文化输出曾经长期处于的“出超”地位正在被扭转,“大陆风”逐渐席卷台湾。

如今,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对台宣传工作也同样面临挑战与机遇。如何在继续巩固、发挥传统宣传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转变思路、寻求突破,更好地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起到“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大陆流行文化给台湾民众带来的积极效应,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启示。

一、近几年大陆流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情况分析

(一)大陆古装剧在台湾受追捧

2012年3月,大陆古装剧《甄嬛传》在台湾华视开播,因为好口碑和网络讨论度高,收视率一路上涨,最后一集收视率近3%,刷新了之前华视八点档的收视纪录( 如表1所示)。

而该剧在台湾地区引发的连锁效应亦不容小觑:从现实生活到网络世界,从艺人到普通民众,“甄嬛体”火遍台湾;剧中演员孙俪、陈建斌、李东学、张晓龙等人在台湾的知名度大增,赴台宣传受到热烈追捧;女主角孙俪的走红,甚至引发岛内整形新趋势……

再如台湾中视于2015年3月开播的大陆古装剧《武媚娘传奇》,凭借剧中华丽场景、造型和高话题度,收视率不仅一路飙涨,也让女主角范冰冰在台湾爆红。另据《法制晚报》2015年12月25日报道,2015年台湾电视剧收视数据统计(全部完结剧)显示,《武媚娘传奇》以2.240%的平均收视率位居第一位。而前十名中大陆的电视剧占据三席,除《武媚娘传奇》外,还有《神雕侠侣》和《天天有喜》。2015年共有14部大陆电视剧在台湾播出,数量虽未达到历史最高值,但收视率表现却是历史之最,有9部收视率破1%,而2014年仅为2部。

(二)大陆综艺节目在台湾地区表现强势

2013年9月7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在台湾中天电视台首播,收视率平均0.88%(总收视人口84.1万人),并打败同时段王牌综艺节目《康熙来了》0.72%的收视率,此后收视率一路看涨,例如播出第3集时,平均收视率涨至1.34%。

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2015年:1月3日,《中国好声音》台北演唱会在台北流行音乐地标小巨蛋体育馆成功举行,这也是近年来大陆音乐界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单场演出之一;6月1日至5日,《中国好声音》举办首次台湾校园行活动,以两岸学员组合搭配的方式,在台北科技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嘉义大学等十所高校进行校园巡回文艺演出;11月16日至20日,《中国好声音》再次启动台湾校园行,在万能科技大学、台北市立大学、交通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十所高校进行巡演。《中国好声音》不仅引起台湾媒体和音乐界的高度关注,也让参赛学员声名鹊起,引发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在各大高校巡演几乎都是场面火爆、座无虚席。

再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该节目于2013年播出第一季时便通过网络和台媒报道在台湾地区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4月12日总决赛当天,有16家台媒赴湖南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当晚台湾东森新闻台以新闻报道方式全程直播5小时,赢得平均2.15%(即每分钟有约48万观众收看)、最高3.73%的收视率,成为当晚台湾新闻台收视率冠军。

2014年4月18日,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二季节目中,决赛在两位台湾地区选手之间进行,台湾大学法律系的张仲宇和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梁道萍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诗词对决。节目在大陆播出后,受到中视、华视、壹电视、东森、TVBS、联合晚报、苹果日报等台湾众多媒体争相进行专题报道,引发台湾民众热议,轰动一时。

此外,近几年还有《爸爸去哪儿》《最美和声》《奔跑吧,兄弟》《全能星战》《中国好歌曲》等多档大陆综艺节目在台湾电视台播出。

(三)大陆流行音乐风吹进台湾

近几年,随着大陆音乐类综艺节目在两岸大受欢迎,大陆流行音乐风也借着这股热潮吹进台湾地区。无论是大陆的职业歌手还是选秀歌手,通过《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不仅在台湾提升了人气和知名度,也把一些充满大陆风格元素的流行音乐带到台湾。

金曲奖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音乐奖项,同时也是观察华语流行乐坛的风向标之一,以往该奖下设的各大奖项几乎都由台湾音乐人强势占据,但是近几年也逐渐出现大陆音乐人的身影。2013年,大陆音乐人常石磊获得第二十四届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奖,并与林忆莲一同获得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4年,大陆歌手李荣浩获得第二十五届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最佳男歌手、最佳新人、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作词等五个奖项的提名,并最终拿下最佳新人奖;李健凭借《李健拾光》入围最佳国语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和最佳编曲三个奖项;刘思涵入围最佳新人奖;曲婉婷入围最佳单曲制作人奖。2015年,常石磊凭借为莫文蔚专辑《不散,不见》创作的同名歌曲入围第二十六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而李荣浩凭借《喜剧之王》分别入围演唱类最佳作曲人奖和最佳作词人奖。

另外,再以2015年最后一周的台湾华语唱片市场排行为例,大陆偶像鹿晗的首张个人专辑《Reloaded》以38.32%的绝对优势获得台湾最具权威的销量榜五大金榜冠军。

二、大陆流行文化缘何在台湾日渐受欢迎

(一)文化因素

近几年,影视剧、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形式的大陆流行文化在台湾地区越来越受到民众关注和热捧,两岸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可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传承的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受到地理环境、社会背景、人文特质、风俗民情等影响,台湾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衍生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例如文字使用方面(台湾使用繁体字、大陆使用简体字)、日常用语方面(如“土豆”在台湾叫“花生”)、新兴文化方面(如新生电音三太子是台湾特有的新兴文化,即结合电音和台湾传统民俗艺阵三太子的表演)等方面与大陆不尽相同,但两岸之间的文化共通之处更多,用的都是中国字,说的都是中国话,都过中国传统节日,这种文化连结是割不断也改变不了的。

大陆古装剧在台湾大受欢迎便是最好的例证,无论是历史、武侠、神话、魔幻、宫斗等题材均是如此。比起看韩国的《大长今》、日本的《龙马传》,台湾民众看《甄嬛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大陆流行音乐对台湾民众来说更感亲切、更易上口。

(二)经济因素

近些年,台湾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制作经费和质量也逐年下滑。打开电视,到处是各种棚内综艺、政论节目,还有反复重播的老剧和制作粗糙的古装剧、偶像剧,而且还经常“撞场景”“撞演员”。赚不到钱,很多有能力的资深台湾艺人和优秀的制作团队便到大陆寻求发展,出现“老人”留不住,“新人”起不来的青黄不接现象,又间接导致电视节目和影视剧故事老套、情节重复、缺乏新意。

台湾综艺之所以有这样的现状,众多台湾籍制作人都总结为:“制作环境太差,人员大量流失,说到底还是口袋没钱。”根据统计,大陆晚间电视综艺节目平均单集制作费已达到15万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台湾最贵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单集10万元制作费(不含蔡康永、小S酬劳),这在台湾已经相当于天价了。大陆的《我是歌手》《偶像来了》《十二道锋味》等一线节目,单集制作费都超百万元,是台湾一线电视节目单集制作费的10倍还多。

大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流行文化的蓬勃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制作水准不断提高,制作经费充裕,艺人、制作团队的薪酬也相当可观。

(三)作品制作精良、类型丰富

与台湾相比,大陆影视剧具有题材广泛、剧情新颖、制作精良、台词讲究、场面宏大、明星阵容强大等优势。如2015年11月3日晚在台湾华视开播的《琅琊榜》,在台湾地区掀起收视热潮。新华社在《琅琊榜登陆台湾再掀大陆剧收视热》一文中报道:“《琅琊榜》开播以来,收视率每天都有增长,在台湾所有同时段电视剧中收视率名列前三,观众很喜欢。”台湾中华电视董事长邓长富认为,《琅琊榜》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制作精美,“虽是武侠剧,但服装像偶像剧一样讲究”。

在制作方面,大陆电视剧只需要一个重新配音即可播出,同时也有部分古装剧可以做到零修改就播出。导演尤小刚透露,大陆剧增温,价格和剧型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台湾电视剧市场越发单一化,台剧开始呈现两极化趋势,要么是25岁以下年轻人追捧的偶像剧,要么就是45岁以上中年妇女爱看的闽南语长剧,剧情可以拖到几百甚至上千集。而大陆电视剧类型丰富,古装剧、历史剧、现实题材剧等层出不穷,电视剧品质也不断提高。

三、如何让“大陆流行风”在台湾吹得更猛烈一些

文化影响力也被称为软实力,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政治、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提升和传播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觑,能对人们的思想认知、实践活动、交流交往等诸多方面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如何让大陆流行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在既有基础上持续巩固、扩大是对台宣传工作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优质节目的输出

我们要不断提高电视剧、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形式的制作水准,打造品质更为优良精致的流行文化品牌,鼓励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台湾市场。除了古装剧,应着力制作、推出好的现代剧作品,并鼓励此类作品在台湾地区播出,以其为窗口,让台湾民众更加认识、了解现在大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应大力、积极推动诸如《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等既能弘扬中华传统语言文化,又能引起台湾同胞文化和情感共鸣的优秀电视节目在台湾地区播出。同时,积极让台湾地区的选手参赛,加强两岸地区人民的互动和交流。

(二)利用“互联网+”,寻求新突破

大陆付费用户规模最大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于2015年11月成立台湾站,并经过数月的试营运后于2016年3月宣布正式开站,进军台湾在线影音串流(简称OTT)市场。网络视频在台湾地区的运营,为互联网时代下大陆流行文化如何利用新媒体在台湾地区进行更加有效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借鉴和思考。

应鼓励更多大陆视频网站积极开拓台湾市场,这样更多优质的大陆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流行音乐以及视频网站自制剧、真人秀、谈话节目等将通过互联网传播渠道,尤其是方便快捷的移动终端,与台湾民众见面。这样不仅扩宽了大陆流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播渠道和范围,在年轻族群中增加了影响力,对于促进两岸民众收视、审美、观看习惯的融合也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让台湾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大陆的新气象。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流行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解析数字插画发展的相关因素
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
韩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
关于流行文化产业与商业插画研究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