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预期疗效观察

2016-05-14 06:04赵海燕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治疗方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

赵海燕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随机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取奥美拉挫、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作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于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5.8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相比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慢性胃炎病情,强化患者预后。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症状隶属于消化内科临床较常见疾病类型,具体是由各类病理因素所致的患者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反应,可导致患者胃腺体呈持续萎缩减少、粘膜层特异性再生情况。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症状,则是因患者胃黏膜损伤促使幽门螺杆菌侵入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黏液层,而最终导致的炎性病变,如不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干预,则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本研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预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综合诊断及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跨度24~62岁,平均年龄(44.5±11.2)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6±1.1)月。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跨度26~65岁,平均年龄(45.3±12.7)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9±1.4)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中96例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具体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药物三联治疗方案,给药规格: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188)口服用药,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1880),口服用药,2次/d。克拉霉素胶囊0.5g(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223),口服用药,2次/d;2w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2]。观察组48例患者于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方剂成分:苦荞麦20g,党参、茯苓各12g,半夏、白术、厚朴、黄芪各10g,干姜、黄连、灸甘草各5g,文火水煎取汁,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w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3]。

1.3指标观察 治愈:临床治疗后,患者胃胀、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均告消失,影像学复查显示急性炎症消失,腺体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情况消失,胃酸正常分泌,胆汁反流消失。显效:临床治疗后,患者胃胀、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复查显示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腺体萎缩、肠化、异型增生降低2个级度以上,胃酸分泌及胆汁反流情况改善。有效:临床治疗后,患者胃胀、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影像学复查显示胃粘膜病变缩小1/2以上,急慢性炎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需继续维持治疗。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8例患者中,治愈18例(37.51%),显效21例(43.75%),有效7例(14.58%),无效2例(4.1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4%。对照组48例患者中,治愈12例(25.01%),显效17例(35.41%),有效10例(20.83%),无效9例(18.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差异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可知:观察组48例患者治疗期间共计出现恶心、呕吐患者3例(6.25%),皮疹患者2例(4.16%)、腹胀患者4例(8.33%),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48例患者治疗期间共计出现恶心、呕吐患者2例(4.16%),皮疹患者1例(2.08%)、腹胀患者4例(8.33%),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组间差异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实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尤为常见,患者主诉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嗳气、泛酸、恶心等症状。目前,临床多采用本研究所应用的西药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但在抗生素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的背景下,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骤减,耐药性逐年增加,相应影响了致病菌群的长效根除,难以实现治本效果,有待临床合理关注[4]。而从中医临床来讲,慢性胃炎隶属于"胃痛"、"痞满"范畴,正虚邪实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由于患者饮食无节制、脾胃虚寒易遭治病菌乘虚侵犯胃腑,故导致慢性胃炎疾病发生,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寒热平调、健脾和胃为关键原则。半夏泻心汤方剂中的黄连药物所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元生物碱成分,具有清除胃火、解痉镇痛、杀菌抑菌的作用;而苦荞麦富有益气、降气、健养肠胃的作用;党参、甘草可益气补虚;白术、茯苓可协调胃肠运动,强化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黄芩、苦辛、半夏、干姜具有辛温开结作用,促使辛开苦降,有效调理脾胃气机,众药共用可切实发挥治本效果。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则可进一步实现标本兼治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良好效果。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适用性,可良性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的预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方军,宋志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疗效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8):433-437.

[2]张之蕙,熊佩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27-828.

[3]姜梅芳.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719-2720.

[4]李佳祥,邹林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2):134-135.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治疗方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
牙体牙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研讨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研究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