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测系统精密度的性能评价

2016-05-14 07:05胡亚红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胡亚红

摘要:目的 对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进行评价分析,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对稳定的实验样本选择常规生化项目22项,用Microsoft Excel分析数据,计算出各个项目批内、批间、天间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按照EP5-A2文件规定,1/4允许误差范围为批内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3允许误差范围为天间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2允许误差范围为总不精密度的判断限。结果 总胆汁酸的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超过了规定的参考标准;肌酐的天间不精密度超出了1/3允许误差范围。其余20个项目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在要求范围之内。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定期监测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合格的精密度是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关键词:生化检测系统;总不精密度;判断限

美国临床实验室管理法规CLIA-88颁布后,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的分析性能被确定为六个内容:精密度、正确度、分析范围、检出限、分析干扰和参考区间[1]。应该重视的是,这六个基本性能的第一个为精密度。这是临床实验室基本操作特性确定的。临床实验室的检测也应该分析精密度。可是,不知何故,自从有了专门为临床服务的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对每个标本(样品)需要检测的各个项目,都只做单次检测就发出报告。单次检测引入的随机误差的变异很大。因此,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检测系统

1.1仪器 TBA-120FR(YZB/JAP 4665-2008)

1.2校准品 朗道CAL2350--828UN复合校准血清

1.3质控品 朗道HE1532-507UN 3(高浓度)朗道HN1530-795UN 2(中浓度)

1.4试剂 ALT、AST、ALP、GGT选用英科新创(生产许第20100068),TP、ALB、GLU、BUN、CR、UA、CHE选用宁波美康(生产许第20130042),CK、CK-MB、LDH、HBDH选用北京九强生物(生产许第20020023),TC、TG、HDL、LDL选用浙江东欧(生产许第20080022),TBIL、DBIL选用浙江伊利康(生产许第20130007)

2资料与方法

2.1对象 收集正常体检人血清40ml混匀后分装50支,每支800ul,-20℃冷冻保存。

2.2方法

2.2.1对实验样本每天做2批,批间相隔时间不少于2h,每批对样品做2次,共做20d实验。所以一共做实验20d,40对,80个结果。每对结果间的差是每批的批内差,在20d内共做了40批,它们的批内差客观的反应了较长时间周期内(20d内的40个上、下午)的批内不精密度。每批双份结果以均值表示平均水平,每天做2批,则2批均值间的差表示这一天的批间差。20d有20个批间差,对这些差值统计后,减去其中批内差的成分,成为真正的批间不精密度。每天做2批,有4个结果,求这4个结果的均值,表示每天检测平均水平,20d的这些均值间的差表示天间差,扣除内含的批间差因素就是真正的天间不精密度。再将批内、批间和天间的不精密度以方差形式相加,可得到样品总均值下具有的总标准差,由它可客观地反应真正的总不精密度。

2.2.2对TBA-120FR测得22个项目80个结果在Microsoft Excel进行计算统计,计算出各个项目的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

2.2.3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CLIA-88的室间质评(PT)作为参考标准。1/4允许误差范围为批内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3允许误差范围为天间不精密度的判断限,1/2允许误差范围为总不精密度的判断限。

3结果

以下数据为本实验室22个项目的批内、天间、总不精密度和EP5-A2文件规定的允许误差。(在此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PT设定为15%和20%),见表1。

4结论

4.1总胆汁酸的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超过了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临床不可接受。可能是因为总胆汁酸试剂容易受到交叉污染,影响项目的精密度。建议对该项目立刻采取解决措施,针对仪器、试剂、校准和交叉污染等问题作出评估,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2肌酐的天间不精密度超过了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批内和总不精密度均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在实际使用中临床只关心检测系统总的不精密度,而国际上也推荐使用总不精密度[2]。因此肌酐在本生化系统的精密度归为临床可接受。但天间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实验室也应重视,找出并解决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误差,保证项目测定的准确性。

4.3其余各项目批内、天间和总不精密度均在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符合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EP5-A文件推荐总不精密度评价方法尽管需要一些繁琐的计算,但是总不精密度合并了批内、批间和天间精密度等组成因素明显优于传统总精密度评价方法[3]。总之,合格的精密度成为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我们有必要定期检查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仪器保养校准工作,使检测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精密度为临床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毕波,吕元.定量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的系统设[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2).

[2]冯仁丰,主编.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7(9).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