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6-05-14 07:05谢彩霞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救效果观察

谢彩霞

摘要:目的 探讨高级床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提高创伤急救成功率的影响和急救后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创伤患者分为两组,参与比较的患者有30例,使用高级创伤护理的人员15例,使用常规护理的为15例。高级护理流程遵循接诊时开始评估,然后进行气道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防止气道阻塞,之后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或者使用止血带,还要对神经进行评估,神经检查完后,对患者进全身的外伤检查,并送至手术室进行治疗记录;常规护理方式与顺序登记完后进行检查,之后再送去相应的科室进行救治。结果 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患者抢救成功率非常高,所有项目均优于常规护理,如急救时间和急救后的创伤患者体征状态。结论 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患者所用的急救时间更短,有效的提高了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救;高级创伤护理;效果观察

如今创伤成为了人类死亡的因素之一,不恰当创伤护理和处理,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建立一套合理的创伤护理系统在急诊中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对高级创伤护理与常规创伤护理进行比较,探究高级护理的在急救过程中的效果如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通过对30例创伤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得出高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不同,和高级护理的在之间中的效果。高级护理组为15例患者,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为6例,20~29岁患者有7例,其中男性有3例,平均年龄为(23±0.4)岁,女性有4例,平均年龄为27岁。30~39岁的患者有4例,男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为35岁,女性患者有1例,年龄为33岁。40~49岁患者有3例,男性患者2例,平均年龄为47岁,女性患者1例。50岁以上的患者有1例,女性患者没有;常规护理组15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2例,女患者有3例,20~29岁患者有2例,男性患者1例,年龄为25岁,女性患者1例,年龄为21岁;30~39岁的患者有6例,男性患者4例,平均年龄为(36±0.3)岁,女性患者有2例,平均年龄为(37±0.7)岁;40~49岁患者有3例,男性患者2例,年龄为45岁,女性患者1例,平均年龄为(43±0.6)岁;50岁以上的患者有5例,平均年龄为(57±1.4)岁。两组患者在疾病、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可出相应的结果。护士接到患者后,应该先开始进行评估,先从患者呼吸道开始处理。对患者进行高级创伤护理应该遵循,先进行气道处理,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保证患者有充足的氧气。之后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如控制出血,使用止血带或者压迫止血[1]。评估神经缺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神经反射实验,如膝跳反射或者有没有瞎玩或者瞳孔对光的感应度。检查背部还有全身的创伤检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检查,不能有任何遗漏的部分,防止患者因为创伤没有及时处理而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低血容休克。病史的采集对治疗非常重要,主治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史进行治疗,防止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方法不当,而产生二次伤害。在对创伤患者进行救治时,应该做到诊断中进行治疗,治疗中再进行诊断,并做相应的记录,如果发现患者有严重的生命危险,应该迅速进行外科处理,防止患者休克,所有的基本生命体征在10min内全部恢复至正常水平,所有的急救措施要在30min内全部完成,这样才能达到要求,保证患者的生命[2]。

1.3常规护理 接诊后患者进行登记,进行全镇体格检查后进行相应的抢救,转入相应的科室进行手术。

1.4统计学方法 过spss10.0统计软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相对数描述,统计结果经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高级护理组的15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有14例患者,成功率为93.33%,平均使用时间(22.34±1.3)min,常规护理的15例患者中,成功抢救的有9例,抢救成功率为60.0%,平均使用时间(28.3±3.1)min。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级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相比,高级护理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相比,常规护理的时间明显长于高级护理模式的抢救时间[3]。

3讨论

急救护理讲究的是时间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严重创伤的患者从危险期拉回来。严重的创伤患者最佳时间是10min,医护人员要用10min的时间将患者所有的指标调整为正常指标,如血压、心率、脉率和体温等。医护人员如果在急救护理这个方面做到了最好,就可一在为后面的急救工作赢得时间,使患者的成活率大大提升[4]。高级急救创伤护理是针对严重创伤所采取的一种护理方式和技巧,一定要先致死的创伤处理,如果有相应的不良病史,医护人员应该改变急救方式,防止因为病史而导致患者旧病复发或者一些不良症状[5]。医护人员接诊开始就要立马检查伤情,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评估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临床体征等方面[6]。等基本体征稳定以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检查,除去患者所有衣物,从头到脚依次检查,尤其是患者的背部,这个部分经常因为急救紧张的气氛而遗漏,所以医护人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当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后,应该立马转运至医院相应的科室或者手术室进行救治。

急救创伤护理提供了一套简单而又有效的急救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可以重新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也让无数的护理人员感受到了急救的真正效果。在急救的过程中,要关心自己照顾的患者,多余患者进行交流,防止患者有心理负担,确保急救过程中的顺利。

参考文献:

[1]李惟颖.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8-5039.

[2]马敏洁.严重创伤584例的高级创伤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71-8272.

[3]李水莉,李颖,刘慧,等.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23-24.

[4]孙月凤,高艳.创伤患者的院内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9(11):2593-2594.

[5]李惟颖.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3):148-149.

[6]都定元.美国创伤急救体系介绍[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9):718-720.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急救效果观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以及护理方式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