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6-05-14 07:05吴敏刘荣肖金辉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吴敏 刘荣 肖金辉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三组均给予静注剂量分别为A组(1.0μg/kg)、B组(1.5μg/kg)及C组(2.0μg/kg)的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记录比较三组T0、T1、T2、T3和T4点HR与MAP。结果 三组T0点HR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点HR和MAP与组内T0点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A组与C组T2、T3及T4点HR和MAP与组内T1点比较,均上升明显(P<0.05);B组T2、T3及T4点HR和MAP与组内T1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插管时给予1.5μg/kg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更有利于控制患者插管时应激反应,效果切实。

关键词:瑞芬太尼;不同剂量;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机体在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仍可遭受强烈刺激,威胁患者生命[1],当前如何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及有效控制应激反应是临床重要研究方向。瑞芬太尼是近年来理想麻醉性镇痛药[2,3],但究其最佳使用剂量目前临床尚无定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排除有插管失败经历、长期服用安定或阿片类药物、高血压未经控制、有神经或精神疾病史及严重肝肾功能缺陷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19~63岁,平均(43.2±6.3)岁;B组女11例,男19例,年龄18~65岁,平均(43.6±6.5)岁;C组女16例,男14例,年龄21~66岁,平均(44.2±6.7)岁。三组基线资料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可比。

1.2方法 于术前30min,所有患者肌注地西泮(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57)10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48)0.5mg。麻醉诱导:采取静注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0.10mg/kg,丙泊酚(AstraZeneca S.P.A,H20100648)1.5 mg/kg,于患者意识消失后,三组均静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8),剂量分别为A组(1.0μg/kg)、B组(1.5μg/kg)及C组(2.0μg/kg)。三组按顺序均于2min内静注完毕,3min后行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三组诱导前(T0)、插管即时(T1)及插管后1min(T2)、3min(T3)和5min(T4)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

2结果

血流动力学:三组T1点HR和MAP与组内T0点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A组与C组T2、T3及T4点HR和MAP与组内T1点比较,均上升明显(P<0.05);B组T2、T3及T4点HR和MAP与组内T1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麻醉医师虽对围术期手术操作的刺激强度无法控制,但可经调节麻醉药剂量、改善麻醉技术及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达到抑制和调整应激反应的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过程会严重影响患者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4]。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具有对肝肾功能损伤小、患者苏醒快、麻醉作用强、作用时间短及起效快等特点。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起短暂性有效控制的机制:①使血管经抑制敏感性钙离子通道及电压产生非内皮依赖性舒张;②直接作用血管使其内皮释放一氧化氮(NO)与前列环素而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③阻止儿茶酚胺释放;④调节中枢迷走神经刺激;。

本研究显示,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三组诱导前HR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插管即时HR和MAP与组内诱导前比较,均显著降低。A组与C组插管后1min、3min和5min HR和MAP与组内插管即时比较,均上升明显;说明单次静注1.0μg/kg与2.0μg/kg瑞芬太尼诱导插管时均无法有效抑制插管后的应激反应。B组插管后1min、3min和5min的HR和MAP与组内插管即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次静注1.5μg/kg瑞芬太尼诱导插管时可对插管后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诱导插管时给予1.5μg/kg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更有利于控制患者插管时应激反应,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刘妍雨,陈宏志.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应用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59-64.

[2]何顺厚,李清,刘勇攀.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71-73.

[3]赵东升,张宏,宋桂婷.瑞芬太尼镇痛麻醉在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3603-3605.

[4]王雯,傅润乔.喉镜和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产生和预防[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8):817-819.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