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6-05-14 07:05刘齐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防范措施

刘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急诊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是抢救患者的重要环节,在急救管理中占重要地位。然而,急诊护理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隐患,使急诊护理工作难以做到针对性,如相关的规章制度较混乱、病患情绪波动等问题都亟待解决[1]。因此,为避免不必要失误带来的损失,需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做出充分的防范措施。

1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急诊管理制度还有待于完善。比如护理风险环节,其中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意识教育等需要制度化,已有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在制定、实施、监督等环节缺乏持续更新,主要在落实与执行力度方面存在不足与缺陷[2]。在急诊科,护理工作需按照三查八对制度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并没有完全按照护理制度对患者实施抢救。如在抢救护理中抢救器械、药物准备不充分,抢救不及时等,引发急诊护理风险[3]。

1.2护理人员的问题 目前,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护理意识缺乏。因急诊科工作本身就存在患者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4]。而新进岗位的护士缺少工作经验,缺乏服务意识,多因言行不当、责任心不强而导致患者出现误解及不满情绪,进而引发护患纠纷[5]。其次,人力资源缺乏。而夜间护理人员更少,护士要承担患者的接诊分诊、救治和护送,以及留观、夜间输液等工作,易因工作服务不到位、不及时引发纠纷[6]。

1.3患者的问题 急诊患者多为突发病、车祸等突发事件,须采取急救措施,此时患者与家属情绪反应迫切,对救治效果期望过高,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7]。由于急诊患者年龄不一,尤其老人和小儿,沟通难度高,致部分患者对疾病和告知内容不能充分理解;部分特殊患者如低收入家庭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面对昂贵的医药费选择放弃治疗。这些客观和主观上的不配合均增加了护理风险。

1.4沟通不畅服务意识缺乏 急诊工作中医患间沟通不良多为护理风险的诱因。由于急诊护士常处于应急状态,无法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导致矛盾和纠纷发生。而个别护士在工作中沟通欠妥,也极易导致患者误解和不满。在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时,医护间如有沟通误差,会出现因未领会而用错药或重复用药,引发护理风险。

1.5护理职业存在的风险 由于职业暴露防护不力,增加了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另,护士是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人,极易成为发泄对象,也成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同时繁重的抢救工作导致护士产生倦怠,降低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随时潜藏风险。

2有效改善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的防范措施

2.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在护理部领导下,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负责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定期进行护理现状分析,找出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制定符合实际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细则。实施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即用制度来规范各项活动,以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

2.2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意识 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意识关系到患者生命,护理人员要反应能力强,急诊抢救知识和技能过硬。急诊科是护理风险的高发场所,需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同时,抓住时间就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3]。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

2.3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护患关系 在风险管理方面,医护活动要以患者为中心,使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实行"以人为本",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务模式,针对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我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4加强抢救药品及仪器设备管理 在急诊过程中,药品齐全、设施完备是顺利施救的有力保障。抢救药品齐备,标签清晰,摆放有序,及时补充。并应根据每个时期的抢救特点添加或更换药品。实施急救物品责任人负责制,由专项负责人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以确保急救物品的正常使用。派专人管理器械和抢救药品,定期检查,做好记录,随用随补,设备要定期保养调试,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将操作流程和保养档案挂在仪器旁。

2.5落实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 要熟悉各项制度,随时落实查对护理核心制度,还要制定具有急诊特色的抢救、转运及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各种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防范风险的基础,严格的制度实施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对制度的实施要求班班负责制,不定期抽查执行情况,同时加强培养护士的"慎独"修养,增强"自律"能力,提高"急救"意识,真正把制度落实到位。

3结论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不仅代表医院的医疗水平,也直接影响医院形象。在医院各科室中,急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安全隐患较多,这就给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护士的防范意识、业务技能和责任心,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韩凌.急诊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2):135.

[2]张少丽.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2):95-96.

[3]黄勇丽.急诊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2):155-156.

[4]沙潜.浅议急诊护理风险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7):164-166.

[5]Voices from the bush:remote area nurses prioritise hazards that contribute to violence in their workplace[J].Rural Remote Health,2012,12:1972.

[6]McCullough KM,Williams AM,Lenthall S.Voices from the bush:remote area nurses prioritise hazards that contribute to violence in their workplace[J].Rural Remote Health,2012,12.1972-1975.

[7]Burt KB,Paysnick AA.Resilience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Dev Psychopathol,2012,24(2):493-505.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