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及转移癌压缩性骨折

2016-05-14 07:05王柯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王柯

摘要: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本文主要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即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以及转移癌出发,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和优势,以求能够在最小的伤害下解除或者降低患者的痛苦,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转移癌

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并在转移癌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以往多年来采用的传统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近年,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大部分有条件的医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先用球囊撑开压缩的椎体后再注入骨水泥的治疗方法,强化椎体,可以达到稳定骨折、缓解疼痛的目的。微创治疗减少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并且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在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1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

压缩性骨折一般是指椎体的骨折,分为自发性和外力性两类。自发性压缩性骨折是因骨质疏松、退行性变、感染、肿瘤等病理性原因引起腰椎椎体自发性、或在轻微暴力作用下形成的压缩性骨折;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外力导致的椎体骨折。

1.1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主要是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在遭受轻微外力的时候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进行性脊柱塌陷、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现如今发展的经皮椎体成形术从根本上缓解了这一情况。

1.2转移癌性压缩性骨折 转移癌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子肿瘤。这种恶性肿瘤的生长会破坏骨质,增加骨的脆性,容易在轻微外力下发生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当然,遭受纵向压缩力(人体直立坠落或重物垂直砸伤)或铰链屈伸折力等间接暴力作用也能造成压缩性骨折。

2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微创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经皮成形术的微创治疗广泛应用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并且是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2.1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 该微创手术常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一般采取采取腹卧位。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充分掌握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变的性质、部位、椎体的受累程度,注意排除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禁忌症,术前1~2h应用抗生素,术前8h禁食,4h禁饮。在一切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常规的消毒铺巾后,在体表骨性标志及C形臂X光机监视下根据椎弓根的位置选择椎弓根外缘的体表投影外侧1~2cm处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做局麻浸润至骨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在皮肤上做一长约0.5cm小切口,插入含套管的穿刺针并抵至骨膜,C形臂X光机下证实导针位于椎弓根穿刺点并与椎弓根方向一致,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逐渐进针并保持导针位于椎弓根内,至针尖抵达椎体的前中1/3交界处停止进针,拔出针蕊(如进针深度过大或进针出位于骨折端、严重骨质疏松时,可经通道先放置约1/3块明胶海绵,防止骨水泥向前方过度渗透),以套管为工作通道。将骨水泥调和至适当粘度,用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至专用注射推件中,并将其加压经工作通道注入椎体,注射过程需在侧位C形臂X光机下密切监视下掌握注入物的充填及扩散情况,边注入边将套管退到椎体后缘,切勿超出椎体的后缘。术中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促、下肢疼痛等不适及观察生命体征。注射后待骨水泥凝固,退出套管,切口处缝合1针,无菌辅料包扎固定,观察10min,生命体征平稳,结束手术。患者回病房后严格监测患者1h内的生命体征,15min记录一次,若未出现并发症,8~12h后就可以开始行走(最好在胸腰部支具保护下),一般术前疼痛症状在24~72h内明显缓解,在这期间可适当辅以镇痛药物。

2.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优势和效果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为多数骨质疏松性或转移癌形成的椎体压缩骨折造成腰背部疼痛的老年或身体基础条件欠佳的患者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或不愿长时间卧床时,提供了一个创伤小、风险小的治疗方式;同时,在治疗骨质疏松和转移癌的效果上有着显著的改善[1]。现如今是已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或转移癌形成的椎体压缩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①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增强椎体强度,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更够有效地改善椎体的力学性质;②能够增加椎体的稳定性,传统的手术是采用螺钉固定骨折,保持其稳定性,磷酸钙材质的骨水泥能够显著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降低在椎弓根上的承受的力量,使骨质疏松、转移癌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压缩性骨折的稳定性得到增强;③能够缓解明显脊柱疼痛,由骨质疏松及转移癌造成的压缩性骨折对椎体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疼痛,改变了椎体的立体结构,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经皮椎体成形术降低了椎体对神经的压力,从而减少了对椎体内神经的刺激,若注入的骨水泥由于物理或化学原因损害的感觉神经末梢,便能缓解脊柱疼痛。在椎体转移癌方面,注入骨水泥后,可中断局部血流,其化学毒性作用可使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坏死而达到止痛效果,也可以杀死少量的癌细胞,既起到了稳定作用,也起到了微弱的局部抗癌作用。

2.3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和处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虽然在治疗压缩性骨折有着明显的疗效,但任何有创治疗都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从临床上的病例来看,骨水泥的渗漏最为常见,骨水泥的漏出可能是因为穿刺的角度过小导致的,从而可能因为物理和化学等因素造成神经损害,甚至截瘫;最严重的是肺栓塞,一旦发生就会危及生命。这就要求严格掌握手术的条件、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判断是否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掌握好骨水泥注入的时机与注入量和注入稠度,术后如若出现新的腰背痛,要密切关注想到再骨折的可能,并及时诊断处理,尽量避免神经不可逆损伤的发生[2]。经皮椎体成形术就算再微创,也属有创治疗,就可能出现并发症,要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要求术者严格按照手术步骤进行,并全面掌握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和转移癌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寿命。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还在发展和改进,以求减少并发症,努力为患者获取更大的效益,在治疗骨质疏松和转移癌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祁兆建,沈龙祥,方小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7,15(10):17,18.

[2]何明基,练辉,申刚.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策略[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2(1):67,69.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椎体成形术
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计算机术前设计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的疗效分析
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体会
射频消融联合椎板减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及安全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