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14 08:05魏小川熊学辉罗杰
医学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魏小川 熊学辉 罗杰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药物、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单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药物、针刺+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神经功能分级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P<0.05);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针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颅底骨折;周围性面神经损伤;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

颅底骨折多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较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病发机率约3%。一旦病发其外伤性面瘫症状将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目前药物、针刺、高压氧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利弊,如何寻找快速、显效治疗该病的方法已备受各界关注。研究[1]指出,将针刺与高压氧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在刺激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同时,及时弥补机体缺失的氧气,加速患者病情恢复。鉴于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药物对症治疗联合针刺和高压氧对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面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26例;年龄2~80岁,平均(40.5±5.2)岁;损伤原因:车祸63例,砸伤19例,坠落伤15例,其他11例;早发型(伤后1~2d病发)17例,迟发型(伤后3~7d并发)91例;根据House-Brakeman量表[2]评定面部神经麻痹程度,Ⅰ级0例,Ⅱ级21例,Ⅲ级34例,Ⅳ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疾病类型、神经麻痹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选用神经细胞活化剂:鼠神经生长因子(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52)肌肉注射,18μg /1次/d;神经节苷脂(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01)静脉滴注,400mg/次/d;血管扩张剂:银杏达莫(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032)静脉滴注,30mg/次/d;B族维生素类:Vit B1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057),肌肉注射0.1g/次/d;Vit B12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054),肌肉注射0.51g/次/d。以上药物均连续应用30d。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高压氧治疗。①高压氧。采用国产中国型医用氧舱,压力0.2MPa(2TAT),协助患者戴固罩以充分吸入纯氧。每次吸纯氧60min/d,中间休息10min,最后经25min减压出舱;②针灸。常规选地仓、颊车相互透刺,阳白透刺鱼腰,针刺患侧翳风和对侧合谷,面瘫部位进行电刺激,通以低频疏密波脉冲电流,15~20min/次;同时艾灸患侧翳风穴,留针25~30min/次;所有治疗均1次/d,10次为1个疗程,行3个疗程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①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均根据House-Brakeman量表[2]对患者面部神经麻痹程度进行评定,观察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②疗效判断标准:根据Portmann简易法[2]对皱眉、吹口哨、鼓腮、闭眼、微笑、动鼻翼等6项自由运动与健侧对比评分,总分20分,其中每项3分,最后安静时总印象分2分。①痊愈:20~17分;②好转:16~8分;③无效:7分以下。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30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P<0.05)。见表1。

2.2面神经分级变化 治疗前,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颅底是颅神经出入颅的主经地,其结构复杂,一旦发生骨折则易引发颅神经损伤,约3%会病发面部神经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皱眉、吹口哨、鼓腮、闭眼、微笑、动鼻翼等行为受限。一旦病发周围性面部神经损伤不但会增加颅底骨折治疗难度,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针刺即在患部穴位下针,以刺激患部周围神经而达到治疗效果。由于面部神经分布较浅,而针刺虽数量小,但受刺面大,结合该症神经功能及分布特点,能显著提升面部神经兴奋性,进而促使其功能恢复。研究[3]指出,针刺治疗能显著刺激面部神经,改善病情。高压氧即在超过大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气的过程,在合适的高压环境下,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不但能快速弥补机体缺失的氧气,还能改善机体各脏器、组织免疫功能,从而到达疾病防治的效果。郭敏[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氧对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中疗效确切。但颅底骨折患者受伤部位在大脑,加之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病情程度更为危重,而如何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非常重要。刘克洪等[5]将药物、针刺与高压氧联合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一药物组及针刺+药物观察组,可见药物、针刺+高压氧在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中疗效更为确切。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即采用药物、针刺+高压氧综合疗法对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似一致。提示药物、针刺+高压氧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面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结合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病情,应用药物、针刺+高压氧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赵东升,吕雪丰,等.三穴连环刺穴注射疗法治疗颅底骨折合并面神经损伤66例[J].河北医药,2009,31(03):313-313.

[2]孔岩,徐耑,郝亚南,等.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02):224-227.

[3]郭敏.综合疗法治疗周围神经麻痹137例[J].中国针灸,2004,1(01):62-62.

[4]龙郴翠.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1):23-24.

[5]刘克洪,李景琦,余丹.高压氧配合针灸、药物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J].吉林医学,2012,33(03):462-463.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