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设计多元化,课堂教学效率化

2016-05-14 12:29林松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个位心理特点数学

林松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4-02

练习是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练习的好坏是检验教师一堂课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我教了三十几年的书,就这样平平淡淡,无所作为。从去年开始,我便和我校教师针对如何精妙的设计练习进行了多次探讨。

针对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我多次尝试设计了扎实到位的练习,而学生的练习效果却不能够实现预设练习的价值和目的,从而造成鱼目混珠的局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认为,仅从“教”的角度来设计好的练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师会过高的估计学生的能力,会站在教师本人的能力范围下设计练习,没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学生一做出来,导致事与愿违。因此,教师更应从“学”的角度来安排恰当的、科学的练习方式。只有合适的练习方式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产生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练习应注重的方式

(1)练习的生活化、趣味化。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让学生当练习的主人,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医,设计操作实验题,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迷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课堂练习设计,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兴奋剂,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对练习的层次、方式科学安排,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兴趣。

(2)练习的多样化。比如在计算上我们反对过度的练习,但熟能生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适度的练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在用的过程中逐渐被接受和内化。我们可以在练习形式多样性和趣味性方面下功夫,提高练习的操作性,做到教、学、做合一;在练习多样化上下功夫,增强练习的游戏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寓学于乐。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把练习变成是小游戏,我游戏,我快乐,我喜欢。这样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来巩固计算技能,学生的计算技能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练习的多样性

(1)准备性练习。为了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新知识前,应根据新学知识所必要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新课前的准备性练习。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为了排除学生根据个位上的特征来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2、5整除的干扰,在学习前设计如下练习:下列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13、36、16、93、42、29、24、39)使学生看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个位上不是3、6、9的数也不一定不能被3整除,从而为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做好准备。学习前的良好准备,把学生引入最佳的认知状态,再稍加点拨、诱发,便会水到渠成了。

(2)探究要深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是直观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抽象的逻辑思维相对来说就比较的欠缺。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在进行新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应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一步步的进行引导,充分给学生思考动脑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自我探究和自我解决问题,其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和提醒学生,不要让学生偏离了学习的轨道,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慢慢就能够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

(3)练习的兴趣化。兴趣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数学学习兴趣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有效数学学习活动的前提,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学生一旦有了数学兴趣,就会积极地去实践,这对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练习要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练习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模仿到灵活运用的发展顺序去安排。由公式型到应用型,再到综合型。要有层次,有梯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熟练掌握、创造性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具体实施,学生在练习习惯和思维训练方面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更要注意研究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合理安排每一次活动,让活动更有意义和价值,并积极总结和反各研究阶段的各种问题,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研究。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个位心理特点数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学习100以内的数三要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