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

2016-05-14 12:29张旭余玲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意识教师教学

张旭 余玲玲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33-0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新增加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它强调了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21世纪人才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去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不只是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行为都能获得成功,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等,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出发,进而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创新的主动性。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做一个数学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教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对。惊叹之余,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欲望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创新。

二、鼓励求异,让学生敢于创新

求异才能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活动空间,从一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凭借学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地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寻找出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很快地做出一种答案:6+18=24(个)24-20=4(个)。这时,便问:还有别的解法吗?教师在出示了讨论提纲后,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想的前提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买卖,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得出了另外两种不同解法:第一种:20-6=14(个)18-14=4(个)这种解法,学生加以了想象,如果售货员先卖给顾客6个白皮球,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呢?学生是从这一角度去想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售货员先卖给顾客18个花气球,就得出第二种解法:20-18=2(个)6-2=4(个),学生这种思维上的创新,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创新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谈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集智取长,合作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简单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即同分子的两个分数比较方法后,我让学生比较七分之六和八分之七的大小,学生积极展开小组讨论,多角度寻找比较方法。学生凭借互相交流和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创新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鼓励质疑,让学生学会创新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没有学生紧张的思维活动,就没有问题的提出,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

如在教学生学习梯形面积公示推导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以外,还能不能将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来推导?在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把侧面沿一斜线剪开,展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积公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我鼓励他们,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逐渐学会了创新。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教师必须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新,那样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最深,记得最牢,用得最活,他们终将成为创新的主人。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意识教师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